首页 > 垃圾分类 > 12月22日南宁市举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0
12-30

12月22日南宁市举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于2020年12月22日(星期二)下午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南宁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黄宗成;中共南宁市委新闻发言人,中共南宁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彭志杰;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黎江;南宁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市垃圾分类办宣传教育组常务副组长,南宁市市政园林局新闻发言人李军在会上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重点办主任、市垃圾分类办主任梁明志主持。

  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南宁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黄宗成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共南宁市委新闻发言人,中共南宁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彭志杰先生;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黎江先生;南宁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市垃圾分类办宣传教育组常务副组长,南宁市市政园林局新闻发言人李军先生。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2017年,南宁市获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年来,全市共投入25.95亿元用于垃圾分类,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原则,条块结合,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探索形成出“固废大分流、垃圾小分类”一个模式,实现“回收利用率提高、分类覆盖率提高”两个目标。目前,已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在住建部《关于南宁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通报》中,南宁市在46个城市中位居第一档,工作成效显著。至2020年11月,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自三季度末开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35%。

  (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一是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各部门、各城区、开发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制度,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每季度或每月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形成多部门统筹指导协调的工作机制。二是五级联动机制。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联动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运行。

  (二)加强规划引领,出台系列保障制度。一是编制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专项规划》《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南宁市有害垃圾收运和处置方案》《南宁市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案》等 40份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完善标准体系。以广西地方标准形式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指导我市及全区其它13个地市的垃圾分类投、收、运、处作业。三是强化立法保障。《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年8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四是建立考评机制。完善考评办法和实施细则,实行垃圾分类日检查反馈,月考核通报,年结果总评制度,连续三年将垃圾分类纳入市、城区两级绩效考核体系。五是明确责任主体。组织开展全市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名录信息收集工作,完整地摸清了我市建成区内公共机构、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及相关企业等91288个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对精准开展考评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

  一是补齐前端设施。3年来,各垃圾分类责任主体按照数量充足、设施完善、标识规范的要求新增采购垃圾收集容器约30.12万个、分类桶14.07万组、1.9万个宣传设施,有效补齐前端分类投放设施短板。

  二是配套设施设备。分类运输方面,配置厨余垃圾运输车125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9辆、可回收物运输车36辆、其他垃圾清运车2174辆,对全市637辆中、大型其他垃圾运输车、96辆厨余垃圾运输车安装了GPS定位;分类中转方面,建成小型其他垃圾转运站54座、大型综合垃圾转运站1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6个、有害垃圾暂存点10个,基本实现垃圾分类运输、计量、中转等功能。

  三是增强终端处理能力。其他垃圾方面:市区东北面已建成日处理3135吨/日的平里静脉产业园稳定运营;在西北面已开工建设设计处理能力3000吨/日的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厨余垃圾方面:已建成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吨/日的南宁市餐厨垃圾处理厂、12个总处理能力20吨/日的厨余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设施、1个日处理100吨的维尔利厨余垃圾处理厂。可回收物方面:做好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置企业有效衔接,日处理能力达1359.99吨。有害垃圾方面:我市4家工业源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日处理能力531吨,能基本满足生活源有害垃圾处理要求。

  一是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出台《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方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典型建设标准及设计指南》,细化示范片区建设标准、验收标准和工作台账等方面的指标要求。

  二是重视行业引领。依托公共机构及窗口行业,打造一批如市第二人民医院、民主路小学青环校区、盛天茗城等垃圾分类示范点。

  三是注重“成片建设”,2018年按照“三个全覆盖”要求,在全市选择10个街道、社区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从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今年从10个街道提标扩面至30个街镇,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一是党建带动志愿服务。印发《南宁市委组织部关于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老友议事会开展入户宣传、桶边督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93万次。

  二是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在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各类媒体平台开展报道4860篇,特别是“南宁市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上线万次。社会宣传:在电台、地铁、公交等平台播放公益广告80余万次。其中,2019年12月31日,以市长名义向广大市民发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提升绿城生态宜居水平——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2020年1月19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中直、区直驻邕单位发送《携手开创垃圾分类新局面 共同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致中直、区直驻邕单位主要领导的一封信》;在全市掀起《条例》宣贯热潮,全市召开《条例》宣贯会及分类专题协调会共1636场次,参与人次超26万。

  三是加强宣教能力建设。组建并培训垃圾分类教员、督导员、志愿者、执法员“四支队伍”近1.8万人。全市各城区(开发区)、各行业共完成建设16个讲究“知行合一 教做并重”的宣教基地,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2万人。四是探索分类宣教模式。编印《南宁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幼儿园版、小学版和中学版)共计17.5万册,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完成上线分类投放能力评估检测系统,结合“云培训”讲课视频,探索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一是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南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及及“强首府之强治理”重点工作内容,明确目标任务,接受市人大、政协、市委深化改革委的监督考核,高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是开展常态化的督查检查,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督查考评组,采取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国家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与文明城市创建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全面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有效解决前端投放设施短板问题。11月和12月分别启动“厨余垃圾规范收运联合督查执法月”和“第一批到点收运厨余垃圾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督查月”活动,极大促进了我市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工作成效。

  三是有序开展桶边督导和桶边执法工作。目前,我市已成立了7825人的督导员队伍,纳入第一批到点收运厨余垃圾的垃圾产生单位正有序开展桶边督导和桶边执法工作,有效提高居民分类意识和投放准确率。

  谢谢黄宗成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今年,南宁市已经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的目标,请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提前完成了住建部下达给46个重点城市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但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与广大市民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不断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确保今年底南宁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2035年垃圾分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快推进县级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全市域范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一是夯实分类体系建设。可回收物方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多业态、多渠道、多网点融合发展。有害垃圾方面,引进全品类处理企业,针对家庭源有害垃圾,依托西北面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一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厨余垃圾方面,加快推进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有机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中型站的建设。其他垃圾方面,持续完善转运车辆和大型中转设施,大力推进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二是完善制度政策保障。健全法律配套制度,制定出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配套政策文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指引以及生活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实施意见等。推进收费制度改革,在调整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垃圾与混合垃圾差别化收费等政策,改进垃圾处理费收费方式,逐步推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

  三是提升垃圾分类实效。提升设施管理标准。针对各重点行业生活垃圾产生场所的类别和特点,组织各责任主体不断完善相关设施配置和标准,整体提升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在建立相对固定“三支队伍”基础上,通过招募志愿讲师、宣讲员,充分发动热心市民、党员干部、妇女、青少年、物业管理人员充实到讲师、志愿者、督导员队伍,进一步优化宣讲队伍结构,提高宣讲队伍水准,形成宣讲队伍成倍数增长的良好局面,积极宣传、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和知识在全市范围开展垃圾分类“我知晓、我参与、我行动”入户宣传动员工作,逐户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进行“面对面”现场讲解及辅导,确保入户宣传率100%。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年底实现县级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建成1个以街道为单位的分类示范片区,并继续推进横县、马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11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请问南宁市计划如何将《若干意见》贯彻好、落实好?

  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来抓,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分类体系,扩大分类覆盖面,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使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南宁市民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若干意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南宁市将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强首府战略关于强治理的要求,瞄准“2021年底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5年底实现回收利用率达45%以上”、“2035年实现垃圾分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科学施策、持续发力。

  一是科学管理。开展前端分类投放精细化管理、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执法、高标准分类村创建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投、收、运、处”体系,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党政推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领导干部参与并带动垃圾分类工作,以及落实垃圾分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工作纳入目标专项考评内容,倒逼责任落实。继续推进“党建+”模式,建立党员干部包片包户、创建党员示范岗等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全媒体宣传,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宣传的影响力、覆盖面。

  三是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盘棋,按照标准再造、模式创新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同步推进的要求,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突出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简便易行,采取定点收集与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市、县、乡镇、村、屯五级督导机制,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分类模式。

  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南宁市在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和知晓率和参与率也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提高的空间。请问接下来,南宁市在进一步提高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感谢媒体对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南宁市将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一)深入推进新闻宣传,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一是充分发挥各级主流媒体优势,重点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推进情况,推出“《条例》施行一周年回头看”等宣传报道。督促各成员单位挖掘、整合自身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效。二是加强在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客户端、抖音、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送,使垃圾分类街知巷闻、深入人心。

  (二)深入推进社会宣传,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一是扩大户外广告投放覆盖面。将垃圾分类宣传内容纳入重大活动的社会氛围营造工作中,增加投放频次和覆盖面。在全市范围开展垃圾分类“我知晓、我参与、我行动”入户宣传动员工作,进行“面对面”现场讲解及辅导,不断提高入户宣传率。二是推进小区宣传氛围营造。加快探索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的规范化方式,打造垃圾分类宣传示范小区。

  (三)深入推进教育培训,提升全民分类意识。一是强化“四支队伍”建设。充分发动热心市民、物业管理人员等充实到讲师、志愿者、督导员队伍。二是抓好学生教育。更新《南宁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三是抓好行业培训。继续抓好全市党政机关、宾馆行业、餐饮行业、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物业公司等行业垃圾分类培训。四是深入推进活动宣传。策划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等全媒体平台,宣传垃圾分类常识,扩大宣传覆盖面。

  《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经于今年8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请问目前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有什么进展?

  结合《条例》颁布实施,3个月以来,我们配套制定出台了《南宁市居民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方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不处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建设方案》、《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工作细案》、《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性制度性文件,为下一步的执法工作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尚处起步和全面攻坚阶段,8月份以来,主要还是以宣传督导为主,处罚为辅。自11月起,由市分类办牵头,市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督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政园林局已组成联合督导组,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厨余垃圾规范收运联合督查执法活动,重点对商业综合体、居住区、公共机构厨余(餐厨)垃圾规范投放、设施配置、规范收运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拒不整改的将启动处罚程序。目前,已对第一批列入到点收运厨余垃圾的垃圾产生单位共628个单位(企业)有序地开展桶边执法工作。

  为进一步理顺生活垃圾各项执法事宜,规范生活垃圾专项执法,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落实落细,12月16日下午,市垃圾分类办组织召开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推进会。根据工作安排,12月20日南宁市已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并产生了第一张罚单。本月底至明年3月重点针对农贸市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明年3月-6月重点针对宾馆酒店、商场超市、交通枢纽、公园广场等场所开展专项执法;明年6月起,重点针对住宅小区及投放个人开展执法工作,开展垃圾分类严管月行动,实施执法严管、处罚为主。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