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近1年半以来,市民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垃圾分类实效趋于稳定。在今天举行的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展示活动上,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今天起,市民熟知的滑稽戏演员王汝刚还将成为上海垃圾分类形象代言人,将用市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垃圾分类更深入人心。
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垃圾分类逐步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从2018年的15250吨/日上升到26095吨/日,今年可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市民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垃圾分类实效趋于稳定,“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减少)目标。
去年11月,习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抓住垃圾分类等城市治理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体现了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2019年以来,住建部每季度对全国46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终保持第一。这离不开各单位的鼎力合作。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46项任务清单。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市级部门成员单位增加到31家,在市绿化市容局增设生活垃圾管理处。市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管行业,管垃圾分类”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上海开展垃圾分类注重推行“管理+科技”,分类实效明显提高。为优化投放环境,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破袋要引导、撤桶要鼓励”的原则,配置投放点“除臭、破袋、洗手”三件套设备,加装智能监控装置,落实全程分类品质智能监管。今年1-11月四分类垃圾量与2019年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6198吨/日,增长53%;有害垃圾分出量2.6吨/日,增加3.3倍;湿垃圾分出量9428吨/日,增长27%;干垃圾处置量14178吨/日,下降20%,达到本市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目标。
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离不开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努力和辛勤付出。
这一年半时间里,市、区、街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条例》集中培训1.6万余场次,培训150万余人次;垃圾分类及《条例》宣传覆盖6000个居(村)委;编写出版《条例释义》,赠阅发放1.2万册;构建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体系,成立16支区级志愿者服务分队、53支街道(乡镇)志愿者服务队;聘任市、区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94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效测评,2019年达到4400人次,2020年超过1万人次;据第三方测评显示,全市居住区居民自觉且正确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率达到95%。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持续发挥志愿服务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经各区主动申报,市绿化市容局综合考评和社会公示,选出了12个街道(镇)为首批 “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分别为杨浦区殷行街道、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浦东新区洋泾街道、长宁区程家桥街道、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奉贤区金海街道、松江区方松街道、松江区泖港镇、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青浦区徐泾镇。
据悉,2019年市绿化市容局与上海人民滑稽剧团联合创作了全国首部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滑稽戏《头等大事》,在本市取得了良好宣传效应。2020年,本市拟聘请上海市民熟知的王汝刚担任上海市垃圾分类形象大使,聘期拟定为2年。目前,已经根据王汝刚形象设计了“男女老少”四款卡通形象,并将在后期推出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漫画。王汝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后也将推出更多市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垃圾分类的推广更深入人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608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