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作为首先重点突破的区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机构和机关单位也大部分完成了垃圾分类的覆盖。目前,仍在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举措,通过组织培训、现场检查等方式,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工作,确保年底前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目标。
记者: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松山湖主要通过哪些规划性、抓手性思维开展工作?目前有哪些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经验?
欧阳南江:通过前期的调研、摸底,我们制定了《松山湖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第一年(今年)工作目标就是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首先,我们集中力量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推广落实提供借鉴作用,以点带面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园区全覆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难点入手,先重点突破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这一最困难、任务最重的环节,并逐步实现学校、企业、医院等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和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形成园区统筹、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尽全力把这件事办好。
至于经验,我们认为,第一,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宣传工作,争取市民的理解与支持,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第二,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比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设备、垃圾箱房的建设和管理等,直接影响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感受,从而影响分类的效果。
当然,引导员的态度、责任心和专业性等,直接影响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和分类的准确度,要提前做好对引导员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引导员的现场监督指导作用,确保做到正确指导、准确分类。
欧阳南江:客观而言,垃圾分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大部分居民对我们的工作比较支持,但仍有小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理解、嫌麻烦,要推动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给市民一个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同时,在垃圾箱房的设置方面,尤其是在居住小区垃圾箱房的设置上常常涉及“邻避”问题,选址方面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征求居民意见以达成共识。尽管我们多措并举开展了形色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但仍有部分居民不够重视,反复出现市民投诉的情况,这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记者:生活垃圾分类本质上是推进城市环境品质的升级,特别是改造升级城市生活垃圾收处生态。今年以来,松山湖在围绕本地乃至全市生活垃圾收处生态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还有哪些计划?
欧阳南江:园区今年完成了对2个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任务,把它们打造成“质量有保证、作业有监督、污染有控制”的高水平生活垃圾转运站,目前正在推动新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东实公司建设的东莞市有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的项目已基本确定,相关选址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该项目的餐厨垃圾日处理规模约为600吨。同时,通过加大投入,高标准完成园区垃圾箱房建设,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环境和氛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记者:我们特别关注到,松山湖除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同样也走在全市前列。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有哪些重点部署?今后有哪些远景规划?
欧阳南江:松山湖非常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今年新一轮的城市综合管理招标工作中,已将5亿多财政保障投入到园区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市政维修等城市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证松山湖优质生态环境和市容面貌,持续改善园区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
松山湖正在积极推进中心区建设项目,从承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历史使命和从全市建设发展的层面出发考虑,打造满足园区多层次人才生活服务、与东莞市中心城区错位发展的中心区。
目前,园区启动了松山湖中心区通湖礼廊示范段改造提升工程,将道路功能照明提升作为近期建设重点。把松湖烟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重要区域作为城市照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并延伸至整个园区。今后,将继续坚持园区环境品质优先、功能结构优化、精心经营城市的原则,以差异化特色魅力营造松山湖在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581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