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从我区传来“垃圾革命”再次破题的好消息:10个乡镇集镇村全部由“两次四分”模式全面改用“两定四分”模式,实现“两定四分”区域全覆盖,真正进入“城乡一体、两定四分、全域覆盖、闭环运作”新阶段。
这距离区委书记李雄伟在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上表态“持续推进提质扩面,以垃圾分类工作的新成效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更多新元素”仅仅过去了6个月。
今年6月11日,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在杭州召开,我区荣获2019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区)。李雄伟在省主会场参加,并作典型交流发言,向与会者分享垃圾分类的“金东实践”。
“十三五”期间,金东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收获赞誉无数:农村接地气的“会烂不会烂、好卖不好卖”“两次四分模式”七上央视新闻,入选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吸引了全国30多个省份3100多批次考察团前来学习;城区 “两定四分”模式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点赞,得到省委书记袁家军、副省长彭佳学等的批示、调研肯定,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意见》予以推广……
从2014年至今,6年时间,金东区从全国试点成为全国样板,走出了一条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垃圾分类新路子,打造了全国瞩目的“居民欢迎、财力可行、面上可用、长效可期”垃圾分类“金东经验”,成为全国“垃圾革命”“优等生”。
金东区有个村,叫六角塘。因为这些年的“垃圾革命”,这个原先被村民形容为“一塌糊涂”的“后进村”如今变成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率稳定在98%以上的省卫生村、省新农村示范村和垃圾分类全国示范村,成为2016年全国垃圾分类现场会的首个考察点和我省第九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一。
一场“垃圾革命”,让金东区很多像六角塘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乡村频频登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成为全国追捧的“明星”。
2014年,澧浦镇后余等2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成为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发源地。
2015年,金东区在整镇试点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分类、就地处理”模式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区31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2016年,金东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县域全覆盖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同年12月,住建部下文全国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住建部和省、市相继在金东区召开现场会。
2017年,金东区被住建部列入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之一。
2018年,垃圾分类的“金东经验”入选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2019年,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艺术馆在金东建成,累计接待2154批次4万余人次参观。
2020年,全区10个乡镇所在地32个行政村设立216个投放点,全面完成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撤桶并点工作、全面推行“两定四分”, 进入“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新阶段。
所谓“两次四分”,即农户按“会烂”和“不会烂”标准进行一次分类,村保洁员(分拣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将“不会烂”垃圾再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并对农户分类及时纠错反馈。会烂垃圾就地堆肥,好卖垃圾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好卖垃圾经乡镇转运至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建立“党员联片包户网格化管理”制度,每名党员负责6~10户农户垃圾源头分类的宣传、指导和监督工作,并将工作成效与党员的星级评定相挂钩。开展“美丽家庭”创建,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五美”标准并实施一票否决,同时将美丽家庭户在笑脸墙上公布,营造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合格村”“优秀村”创建和“十佳村”评选等活动,对照考核标准逐个村抓落实,以创建活动促长效。截至2018年底,“优秀村”创建率达到82.1%,累计评选出“十佳村”180个,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
金东不断探索终端处理设备的技术试点和提升改造,从原有306座精简至198座。精简后的这198座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提升,通过增加前端粉碎、通风曝气、隔栅板改善排污等装置,确保阳光堆肥房无害化堆肥,提高出肥效率和质量。
据悉,根据此前运作经验,金东区设置了阳光堆肥房“六有六无”管护标准,即:“有编号、有监控、有标识、有公示、有房长和有考评”和“无施设破损、无污水外溢、无臭味扰民、无蚊蝇滋生、无混装混倒、无暴露垃圾”,依据评价得分及综合审查情况确定星级等次,并采用“房长制”,加强日常维护,加强巡查、督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对于停用的阳光房,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利用。
目前金东区每年实现阳光堆肥房堆肥近10000吨,大大减少了垃圾清运和处理成本,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堆放、转运、处理等环节造成的二次污染明显减少。
区级考核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对乡镇(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明察暗访,考核成绩按镇级、村级分别排序通报,前10名和后10名的行政村在媒体上公布。
镇级考评制度:乡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小组每周对村级垃圾分类工作组织机构、农户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宣传落实进行检查评比,所得分数列入年终考核,并根据得分情况将所有行政村分成绿、黄、红三类,在镇公开栏公布。
垃圾分拣员评优制度:乡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小组每周对村垃圾分拣员的工作组织评比,每月评出10%~20%的优秀垃圾分拣员,每人奖励200元。
村级垃圾(污水)收费制度:每人每年自愿向村集体交纳垃圾(污水)费30元(困难户、低保户免收),纳入美丽家园共建基金,用于垃圾分类工作奖励及长效运维开支。
村级环境卫生“荣辱榜”制度:村组织对农户垃圾分类评比,设立垃圾分类“荣辱榜”公示栏。每村每月评比先进户3~10名,促进户3~5名,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对先进户给予每户每次10元~15元物质奖励。
村级党员干部联片包户网格化制度:实施“五级联创”工作法,采取每个行政村划分为若干区块,村三委干部分块包干、全体干部分段负责、党员和妇女代表就近包户的方法,将全体党员干部、妇女代表纳入行政村网格,加强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巡查监管,促进源头分类。
制定《金东区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办法》,将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转化为村级固定资产,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统一管理。
率先推行阳光堆肥房房长制。通过落实一个房长、一块公示牌、一个记录本,明确房长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阳光堆肥房的正常运行。
加强督查检查。通过各类督查检查,给镇、村及农户造成持续垃圾分类的高压态势,培养农户分类的常态化意识,促进分类习惯的形成。
源头上,利用“云服务”实现源头智能管理。金东区开发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制定《金东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二维码考核指导性意见》,通过网格员扫码检查、短信自动提醒、后台限时督办等手段,实现区、镇、村三级对农户源头分类情况的实时、精准管理,农户源头扫码率达90%以上。
在终端,垃圾分类产业链不断延长。2019年1月,金华农村垃圾分类艺术馆在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建成开馆,这是全国首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艺术展馆。该艺术馆占地3000平方米,由展馆、培训室、接待室和室外互动区组成,串联金东绿廊苗海、古村游学和诗歌桃源三条参观路线,打造一个垃圾分类教育基地。
2018年,金东区再次探索,在试点先行、多方比选后,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特点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按四分类投放”的“两定四分”模式,并在短时间内实现包括社区、公共机构、企业、沿街商铺等在内的城市垃圾分类100%全覆盖,源头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机关垃圾分类“四简”工作法更是作为全省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典型得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肯定。
“两定”,即定投放时间,规定每天早晚两个时段集中投放;定投放地点,即按服务半径300户左右设置“四有六标配”集中投放点。“四分”即按“易腐(厨余)、其他、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分类,之后,易腐(厨余)垃圾通过区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固炭肥料化处理,其他垃圾通过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可回收垃圾引入第三方机构市场化回收,有害垃圾由固废处理中心消化。为避免混装混运的问题,金东落实清运公司责任,配备专用车辆和保洁人员,构建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闭环。
据悉,实行“两定四分”后,金东区城区范围投放点位总数由10320个缩减至220个,既减少了污染面,又增加了公共空间,更改善了人居环境。
相对于农村的“熟人社会”,在城区这样的“生人社会”推行垃圾分类难度更大,金东区是怎样做到的?在农村“两次四分”已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如何用城区模式替换原有农村模式?
为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金东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坚持党建引领、属地推进、点面协同,将垃圾分类作为“三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全区2万多名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五带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发动。
垃圾分类居民的习惯养成最重要,全员、全民参与是基础。金东区召开“文明进万家时尚我先行”万人大会,全区26支“美丽大姐”服务队跳起“分类吧,我的垃圾”广场舞义务宣传;4000余名“红马甲”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商铺楼宇;《话说新时尚-垃圾分类》乡土教材成为“开学第一课”, 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100%。居民普遍反映,垃圾分类投放点打扫得比自家庭院还干净,哪怕不想分类都不好意思了。
垃圾分类点多面广、覆盖范围大,需要社会各界协同作战。记者了解到,金东区首创“两图两表”网格化管理体系,即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原则,将城市范围内52个社区、136个公共机构、5067家企业、2794家沿街商铺划分为6个一级网格和55个二级网格,并一一配齐网格长和网格员,制成网格布局图、网格作战图、网格明细表和部门分工表,形成街道——网格——楼组责任传导机制,坚持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抓垃圾分类,精心选聘6415名楼道长做实“网格细胞”, 建立垃圾分类“家庭承包责任制”,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现源头分类全覆盖、无盲区。
为破解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金东区实行精细化管理,构建了“人防”“技防”“法防”三道防线。
所谓人防,即实行常态化巡检,每个集中投放点位都配备1名巡检员,在投放时间做好居民源头分类的提醒、指导和监督。“我们按社区建立了不同微信群,通过视频监控、物业和业委会反馈、居民举报等掌握垃圾分类第一手信息。”金东区多湖街道人武部长项立军告诉记者,巡检员和清运公司连带考核是重点,如果发生清运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巡检员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至于法防,即重罚。记者了解到,金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相关法规对源头投放、垃圾收集、中转运输、末端处置四个环节各类违规行为一律顶格处罚。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办理垃圾分类相关行政处罚案件2546件,罚没金额49.74万元。
一方面,对街道有考核,区财政设立长效管理专项经费,区对街道每月抽查,每季确定优秀、良好及合格三档,差别化发放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其次,对每户居民进行评比,设立荣辱榜,建立积分制,根据每户分类投放情况累计积分,给予一定实物奖励。此外,对工作人员有激励,抓牢巡检员这一关键,将工资的30%作为绩效奖,每月评选优秀巡检员并在大会上表彰奖励。
垃圾分类不等于垃圾减量,如何解决终端处置难题?金东区的做法是向企业借力。
“农村易腐垃圾可堆肥,城市能不能把垃圾变废为宝?”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后明早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时便有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念头。随后,他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助阵,研发成功易腐垃圾热解炭化技术处理设备。该设备通过热解炭化技术,将易腐垃圾变为生物质炭,整个过程只产生生物质炭和达标空气,真正实现了“垃圾进去,肥料出来”。据悉,生物质炭可用作炭基肥、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冶金还原剂和肥料缓释材料,对改良土壤、改善土壤酸化板结和保肥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在金锅锅炉有限公司旁边,是金东区引进的浙江博夫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该区居民投入到智能分类回收机里的可回收物都统一收集运到了这里,经过统一分拣将实现资源再利用。
如何处置城市“三改一拆”后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是一大难题。位于金东区江东镇的金华市中天城建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置,市区二环以内的建筑垃圾都会运到这里。
据悉,金东区已真正实现垃圾分类“闭环运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目前该区城乡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化利用率达91%以上,回收利用率近50%,无害化处理率100%。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557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