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典雅的新地砖、民国风格的复古路灯……漫步在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旧南海县社区,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不少游客赞叹。整条路上看不到一个垃圾桶,设在居委会对面的垃圾定时投放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只有独特的定时定点Logo设计提醒市民这里原来是个投放点。
类似旧南海县社区的特色垃圾投放点,在越秀区已经设置了1102个。目前,全区推行精准分类、精准处理、精准利用的“三个精准”垃圾分类做法及“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从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到率先建立社区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越秀区形成了“七个率先”的特色。在十年的垃圾分类实践中,很多基层治理的越秀经验在全市推广,走向全国。
脚踩踏板,投放其他垃圾;手撕垃圾袋,投放厨余垃圾;按压洗手液洗手,脸刷取纸巾……工作日的上午,白领小刘提着两袋垃圾走到新河浦社区误时投放点,短短几步完成了垃圾分类投放。
“分得很精准,这里大部分居民都形成分类的习惯了。”在新河浦工作多年的环卫工李阿姨见证了居民习惯的改变。
2010年1月,广州就以越秀区东湖街(现为东山街)为试点,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正是始于2013年越秀区探索出的从楼道撤桶转移至定时投放点。
“一开始我们是把桶设在楼道,有居民反映影响环境卫生。”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管理办主任陈小龙清楚记得,在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越秀区政府一次次听取市民意见,并逐步加以改造,最后摸索出“定时定点”投放的模式。
“厨余垃圾袋也是其他垃圾,不能直接投。”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之后,有环保人士提出更精细的要求。随后,越秀区逐步探索出厨余垃圾破袋投放,提供便民洗手、除臭消毒、语音提示等垃圾分类体验模式。
2013年,越秀区六榕街兴隆东社区探索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2014年,越秀区北京街道的都府社区等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当时,越秀区还制定印发了《越秀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指引》和《越秀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制度》,以期实现环境卫生、监督成本、便民投放3个最大公约数的垃圾分类效果。
都府社区和新河浦社区是越秀区探索垃圾分类的缩影。目前,越秀区已形成了“七个率先”的越秀特色,包括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全国率先推广“两网融合”再造资源回收体系、全国率先推广树叶垃圾、废弃菜叶果皮变废为宝及餐厨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新技术等。
推进垃圾分类,越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创新。走进旧南海县社区,误时投放点与社区环境融为一体。由两个垃圾桶和时钟组成的标示特别显眼,这是越秀区独家设计的定时定点的Logo。
与其他四色桶点不同,误时点只有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两类垃圾桶。投放点旁边挂着一个红色有害垃圾箱,揭开金属盖里面有几节电池。有害垃圾箱下方设了一个金属格子,四根灯管竖立在里面。
“这是我们的最新设计,都是在实践中根据居民的反映进行的创新。之前废弃的灯管等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容易碰撞破碎。现在我们就在旁边设立一个框,而金属箱的盖子也是有设计的,居民只能开盖投放,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下面开锁才能拿出来。”陈小龙介绍,目前越秀区的投放点都达到分类指引、硬底化、洗手设备、照明设备、遮雨棚“五个一”标准。同时,创新有害垃圾投放,灯管温度计与药物等垃圾实现有效分类。
2019年,越秀区完成全部居民生活住宅小区楼道撤桶,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截至2020年10月,全区共设置垃圾投放点1102个,包括定时投放点683个、误时投放点419个。
走进白云街广九社区,街巷道路崭新整洁,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四个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卡通吉祥物“木棉花开”竖立在口袋公园里。口袋公园对面,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垃圾分类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走近看才发现,墙面瓷砖的颜色和大小各不相同。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而成的,其中的砖块和瓷砖等建筑材料80%都是回收旧物循环再使用。”环卫工张显示见证了黑臭点的变化,“这个垃圾屋原来是个垃圾中转点,存在脏臭、滋生蚊虫等问题,周边居民经常投诉,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不好。”
上午10时,刘阿姨提着两袋垃圾走到垃圾分类屋。她先将装有牛奶盒、药瓶等的垃圾袋扔进灰色垃圾桶。打开另一个垃圾袋,用手将果皮等厨余垃圾倒入绿色垃圾桶,最后将外卖餐盒和垃圾袋一起扔进灰色其他垃圾桶。“垃圾分类很好的,撤桶后楼道也更干净。”刘阿姨的母亲住在白云路,三姐妹轮流照顾母亲,都能做好分类。
“这里原来就是一个中转站,通过改造提升为垃圾分类投放误时点和垃圾分类回收转运站,并加强管理,有效消除脏臭等问题,又方便了居民群众。”白云街城管科科长杜继跃介绍,不仅得到了周边居民群众的点赞,还有居民说垃圾分类点变成了景点。
广九社区因1911年建于此的广九火车站而得名,辖内铁路集团宿舍多。这个垃圾屋内有垃圾分类误时投放桶,方便周边居民群众在定时点垃圾桶撤掉后投放使用,服务周边约600户居民。
白云街武装部部长梁卓杰介绍,近年来广九社区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新方法,形成了“党建引领、四方共建、人人参与”的新模式。街道和社区都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书记担任组长,垃圾分类是书记项目。各级党组织带头,党员作示范,引领推动垃圾分类深入开展。
作为市中心,越秀区人口最密集,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多,基层治理难度大。为破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难题,越秀区率先提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区委、街道、社区“三级书记”亲自挂帅,各级“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书记要把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写进每年个人述职总结。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越秀区各街道有奇招。早在2019年7月,越秀区的新河浦社区就率先成立了社区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如今,全区18个街道和222个社区均建立了垃圾分类联席调度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回社区报道党员作用,全区共计3.7万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
党建引领见成效,2019年获评广州市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白云街广九社区在2019年创建广州市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的600个社区当中验收成绩排名第一,白云街获评“优+单位”。
“越秀区是中心城区,一直要求各项工作走前列,我们以垃圾分类为抓手,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朱锦新介绍,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联系各方共谋共建共治共评,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如今,这一制度已经在广州1614个社区建立。
“将1份糖、3份鲜垃圾(蔬菜叶、水果皮等)加10份水放入容器内,关紧瓶口发酵3个月就形成环保酵素。”吴永娟是新河浦社区居民志愿者,也是新河浦路段居民互助会酵素小组组长,她一有空就会教居民制作环保酵素。
新河浦社区现有常住人口6000余人,常住居民近1500户,居民平日里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置成为社区长期面临的问题。2016年10月,东山街在新河浦社区成立了酵素推广小组,收集居民的瓜果蔬菜等材料制作酵素。
“环保酵素有分解、催化、重组的功能,在家居上能减少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吴永娟向前来学习的居民介绍。如今,东山街在新河浦社区打造了生态文明小苑,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阵地。其中,酵素制作中心正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创新项目。社区内有近50户居民学会了制作环保酵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使用,如今制作“环保酵素”不仅成为新河浦社区的一个品牌活动,也在越秀全区推广。全区各社区配置了90个废弃果蔬智能回收箱,利用“粉碎机设备+生物菌发酵”技术来处理废弃菜叶、果皮、餐厨垃圾,然后制作出环保酵素,逐步推广到全区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作为除臭剂使用,实现资源化利用。
一直以来,越秀区通过党建引领,用“绣花功夫”摸索出了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精准处理、精准利用”的做法,形成了“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发展模式。
除了制作环保酵素,越秀区还借助“互联网+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和精准分类,实现垃圾分类的科学管理。如今,每个定时投放点旁边都有一台“鸥燕”智能回收箱。
扫码、开箱、放入衣服……短短几步,一分钟不到陈女士就搞定旧衣服的回收。当她关闭回收箱,负责旧物回收的环卫工李师傅就收到了后台信息。“我们夫妻俩负责旧衣服的回收,平均两天都要来收一次,一个月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李师傅脸上露出了笑容。
“环卫工到现场开箱收取衣物,称重后将相应款项自动转入居民账户中。”经营鸥燕智能回收箱的广州市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茂强介绍,从一开始回收旧衣服,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回收旧衣、旧书、纸皮和塑料。
越秀区积极拓展“互联网+服务”,建立社区服务平台。大件家具一直是老城区处理的难题,如今越秀居民在家下单就可以预约上门回收服务。“欧燕”智能箱上公布了上门回收人的电话和保洁负责人电话,还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下单。
同时,在街道组建街道环卫站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解决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短板。全区设置资源回收站18间,废玻璃回收板房28间,废木材收集点26个,“欧燕”智能回收箱400个,在便民服务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反哺街道环卫事业。近2年已分类出低值可回收物2.6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7万元。
陈小龙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分别于2015年、2016年两次到广州市越秀区考察,将越秀区垃圾分类的做法编入《2016年衡量生态投入与人类发展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全世界推广。
秉持工匠精神、用足绣花功夫,不断改革创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越秀做法”在建设越秀“品质城市示范区”和“老城市新活力创新示范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越秀区还将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力争交出更优秀的垃圾分类“成绩单”。
秋风徐徐,满地的落叶成为困扰环卫工人和公园管理者的难题。然而在越秀区东山湖公园,树叶却是环卫工的最爱,因为东山湖有一家“树叶银行”。
“飘落的我也是宝贝”“树叶如何变废为宝?”……走进东山湖公园,不少游客都会被“树叶银行”吸引。设计为树叶形状和颜色的标语虽然掩藏在绿植之间,仍然引人注目。保洁员推着“树叶运钞车”走过来,车两边分别挂着灰色其他垃圾桶和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走近看,车里已塞满黄的、绿色树叶。
原来,保洁员挂桶作业改变了原来将垃圾统一装桶,运至分类站再分类或直接混合为其他垃圾。现在,在垃圾入桶前,树叶就与杂物进行分离分别装桶。装满一车树叶,保洁员就会送到“树叶银行”进行粉碎。
挂桶、升起、开机……只见保洁员几步操作,垃圾桶里的落叶就倾倒到处理机里,另一头纷纷“吐”出粉末状物质。“处理后的落叶一部分将被作为公园种植花木的土壤改良剂,另一部分将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分发给市民作为室内外植物无土栽培肥料,还可以卖给发电厂作燃料。”陈小龙算了一笔账,原本一桶垃圾清运费14.5元,一桶树叶粉碎后卖给生物质发电厂每桶值5.5元,即一桶树叶价值20元。粉碎处理后树叶体积缩小到三分之一,省下大量运输费用。
“购买粉碎机花了18万元,可以用十来年,我们将省下的钱补贴给环卫工,激励他们参与垃圾分类。”东山湖公园党委书记李道林介绍,平时每天的落叶七八桶,月底落叶的季节高达二十桶。
为激励保洁员参与分类和粉碎,每分出一桶树叶奖励3元,粉碎一桶树叶得5元,每桶还可以获得电费补贴2元,即每回收一桶树叶得10元。“一个月增加几百元收入,挺好的。”从湖南来的谭炳桂已在东山湖公园工作八年,他见证了市民习惯的变化,“一开始也有乱扔果皮的,现在市民都很自觉分类。”
除了激励环卫工参与垃圾分类,普通游客也能参与。东山湖公园还有一个特殊的售货机。不同于普通售货机的饮料等零食,“树叶银行”定制的垃圾分类售货机装的是环保酵素和粉碎后的树叶,游客可以参与垃圾分类答题获取积分换取礼物。
“树叶是什么垃圾”“大骨头是什么垃圾”……李先生带着六岁的儿子尝鲜,在连续答对题目之后他选择了一瓶树叶,竖起大拇指为“树叶银行”点赞,“这个树叶种花挺好的,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教育小孩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越秀区在全国率先推广树叶垃圾、废弃菜叶果皮变废为宝及餐厨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新技术,东山湖公园的“树叶银行”就是最好的尝试。目前,越秀区已在辖内三大公园建设了树叶粉碎处理站,对树叶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作为公园的土壤改良剂、水培填充剂和生物质发电厂燃烧原料予以消化,达到了变废为宝资源化目的。
●今年1—10月,全区生活垃圾总量52.17万吨,填埋焚烧量31.43万吨,分类厨余垃圾4.22万吨,废木材4875吨,废玻璃2728吨,废衣物126吨,高值可回收物15.74万吨。回收利用率为39.75%,回收利用率、垃圾减量率位居广州市前列。
●2017年至2019年,越秀区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垃圾总量减量、填埋焚烧量减量、厨余垃圾分类增量的生活垃圾分类“三大”关键指标,广州市政府奖励返还越秀区生活垃圾处理费2639万元,在全市阶梯式计量结算考核中位列第一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廖宗文一直非常关注广州的垃圾分类。他认为,城市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要开发好城市垃圾矿石这块宝藏,需要政府和民众的通力合作,使垃圾的“生—灭”趋于平衡,这才是城市垃圾的治本之策。
“这两年越秀的变化很大,我们小区的人都能拿到定点的地方去投,垃圾分类的效果看得见。”他介绍,自己住在越秀区东风东路某小区,小区里大部分人都形成了习惯,“这两年广州在垃圾分类上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居民形成了习惯。”
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宣传。“走到哪里都有垃圾分类宣传。居委参与宣传,物管也参与宣传。现在成立的业主委员会也参与垃圾分类。”他认为,在宣传的同时,基层抓落实的成效也非常突出,管理持之以恒没有松懈。
“垃圾分类长期坚持下去,对广州市民的精神面貌会带来提升。”在他看来,随着垃圾分类持续深入,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都会得到提高。垃圾分类了,环境更好了,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邻居友好的显示。
垃圾源头分类是做好终端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是实现变废为宝目标的第一步。对于越秀区实行“两网融合”、“树叶银行”等源头减量的方法,他大加赞赏。在垃圾实现源头分类的基础上,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就成为可能。
“虽然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意识,下雨天有些人还是会偷懒直接放在楼道,环卫工都会收走。虽然不分类的人很少,但是歪风邪气一旦盛行,就会反过来影响大家。”他希望能运用智能手段进行监控,通过奖惩结合促进居民进一步形成习惯。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是社会治理的创新。作为探索基层治理一直走在前列的越秀区,他希望能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不断探索具有操作性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既做好分类又方便居民生活。具体如何创新,就是要根据群众的反馈,做好经验和不足的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式方法,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这样才能让市民将习惯逐渐养成为长期落实的行动,垃圾分类才有长期的吸引力和动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542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