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新知行|“铛铛”声里的小康生活——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调研纪实
2020
12-09

新知行|“铛铛”声里的小康生活——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调研纪实

  “看,线上下单卖废品服务,线下专人上门回收,过程就像收发快递一样方便快捷。”“铛铛师傅”王朋从手机上打开“超级口袋”小程序向《中国建设报》记者展示。

  当记者见到王朋的时候,他正忙着在一家餐饮店回收废品,只见他麻利地从店里搬出一大堆废纸板、饮料瓶等,将其码好整理好,一会儿就装了大半车,然后拿出公司统一配备的计量器称重、付钱,从进门到将废品打包收走,整个过程干脆利落。

  从事废品回收行业十多年的王朋可谓见证了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5月,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收编传统走街串巷收废品的“铛铛师傅”,王朋选择加入“正规军”。作为传统再生资源回收主力军的一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他穿上了统一服装,开上了公司统一配置并安装GPS导航的再生资源服务三轮车,还交上了社保,对用户礼貌用语、明码标价,密闭运输再生资源实现了不抛洒不滴漏……

  “以前垃圾大多靠末端焚烧和填埋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像纺织物、玻璃这类低价值回收物,以前是不收的,成为垃圾分类工作者后,发现原本要填埋或者焚烧的垃圾其实都能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实现了减量,还能推动垃圾再利用。”王朋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说道。

  过去传荡在湖州大街小巷的耳熟能详的铛铛声,如今已经成为湖州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的生动名片。铛铛声里讲述的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成为小康路上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大事。

  习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小事”,将“铛铛师傅”收编到垃圾回收队伍,不仅让前端回收、交易体系走向正规化,而且解决了流动人口的治理难题。这些具体而微的小事,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执行效果,关系到群众的满意程度,更体现着精细化治理的能力。

  垃圾分类,最难在前端,“铛铛师傅”作为传统再生资源回收的主力军,是新时代再生资源回收“前端织网”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湖州市龙泉街道在湖城范围内首次启动“铛铛师傅”收编工作,标配统一服装、统一车辆,于辖区内分片区合法合规进行可回收物的回收和清运,助力打造“无废街道”。目前在建的位于华二大门口的再生资源宣教中心,将作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一级站点,与华丰一区门口的二级站点,以及“铛铛师傅”、小区智能柜三级站点进行再生资源体系融合。该中心具有分拣、打包、暂集功能,再生资源日处理量可达20吨,已于8月15日揭幕并投入运维。

  《中国建设报》记者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湖州市利用社会资本撬动分类力量,培育美欣达等本土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快政企双向融合。目前,美欣达旗下浙江欣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已收编80余名社会铛铛师傅,通过“统一培训”、“统一配车”、“统一保障”将原零散铛铛师傅转变为“收运正规军”,且该公司已在中心城市建设28座固定式回收服务站点,实行“固定站点+移动回收”、“线上预约+线下即收”的双轨道模式,对可回收物实现全品类应收尽收,日均回收量已达120吨。同时,湖州市市容环卫中心及城市集团联合打造低附加值回收中心,对可回收物的应收全收实现托底。

  安吉县将可回收物分为9大类43小类后进行再利用,居民可通过微信、APP等方式在系统预约实行上门回收,共建成回收服务站34处,回收网点144个,配套便利店38家,服务范围覆盖144个小区、近5万户居民。

  此外,欣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搭建垃圾分类公益基金,划拨公司固定收益注入基金池,以此作为铛铛师傅、环卫工人等低收入人群日常保障费用,将新时尚注入更多“人情味”。

  继2019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蝉联垃圾分类工作优秀设区市的桂冠以来,湖州坚持向着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的目标阔步前行,全市生活垃圾总量降幅明显。《中国建设报》记者获悉,2020年是湖州市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的攻坚年,在“零填埋、负增长、全分类、全处置”基础上,全力做好垃圾分类的样板生、示范地,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分类实效,通过长效管理、全民参与,有效推动习惯养成,长兴县按照“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居民习惯养成”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长兴县生活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创新实施“四定一线一平台”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分不准”“不想分”“管理难”等突出问题,摸索出一条符合长兴实际、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治理路径。目前,“四定一线一平台”模式已实现全域覆盖,全县258个小区已实现“四定”管理全覆盖,122条街区已实现“一线”收运全覆盖,累计撤桶12540余只,居民(商户)分类参与率、户分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其他垃圾减量达25%以上。同步建成长兴县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科学设置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检查考核等7大功能模块,通过扫码溯源、实时监控、车辆定位、智能称重等方式,实现对全县16个乡镇街道的258个小区、17座中转站、53辆收运车辆、6个末端处置厂的垃圾分类全链条科学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沿街商户分类投放效率,德清县对沿街商户产生的生活垃圾实行“撤桶并点+巡回收集”模式,同时垃圾收运车智能化再升级,打造德清县沿街商铺数字化音乐线。沿街商户只需打开微信中的“我德清”小程序,搜索“在线铛铛车”,就可查询所有“铛铛车”的具体位置,以及周边“铛铛车”的数量。同时,地图上用黑色、蓝色、果绿色、深绿色四种颜色直观地显示了“铛铛车”的收运类别颜色,商户点击任意车辆,就能查看该车辆的收运类别、收运区域、收运线路等。因此沿街商户可以随时查询附近车辆,预估“铛铛车”到店时间,提前做好投放准备,有效解决了撤桶后投放点位距离远,投放车辆无法预测而错过投放时间等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垃圾投放效率。

  据德清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邱连荣介绍,目前对43辆不同的“铛铛车”设置了不同的收运时间,并细化了收运的垃圾类别。其中两辆果蔬垃圾收运车专门服务县城60多家水果店、蔬菜店,7辆易腐垃圾收运车则主要服务小型餐饮企业、小吃店,其他商铺可通过6辆三分类收运车(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投放垃圾。这3类“铛铛车”每天8时至17时巡回上门收运2次,另有28辆其他垃圾收运车,则是每天8时至21时巡回上门收运3次。目前德清县县城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投放准确率提高至85%以上。接下来,德清县将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环节,通过信息化管理、云数据分析,构建垃圾分类智慧服务体系,让垃圾分类更加精细化。

  事实上,智慧化管理已经成为湖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抓手。据悉,今年,湖州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大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整合数字环卫平台、易腐垃圾平台、企业建设平台和区县生活垃圾平台等资源,目前共计583个居民小区、88辆垃圾清运车、4座焚烧厂、4座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及三县智慧管理子平台纳入“智慧大脑”,实现生活垃圾前、中、后端全流程管理。另一方面,率先全省建立市级垃圾分类积分平台,打破积分壁垒,打通第三方运行体系。截至目前,已将中心城市15万户居民分类信息整合录入“湖州掌上通”APP,实现积分规则统一、查询平台统一,市民可通过APP或实体卡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兑换“惠游卡”、洗衣皂等各类物品。此外,研发推出“湖垃圈”小程序,开设“随手拍”功能,以“随时”、“随地”、“随拍”、“随传”的方式,搭建市民与相关部门的对话渠道,实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浓厚氛围。

  业内专家置评,智慧模式在让市民生活更便捷的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颜亮表示,湖州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第三方、业委会、物业、党团志愿者五方力量,将“二定四分”真正落到实处。街道(社区)深入居民家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同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网格化管理网络,定期和不定期的研究和完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第三方企业落实日常保洁、专业企业回收责任,采取各种措施,如积分兑换、桶边指导等,激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增强前端分类的精准性。业委会、物业提高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参与度,实现“润滑剂”功能,在居民中间发挥示范带动和监督指导作用。党团志愿者围绕“双联系双报到”制度定期开展入社区、入小区活动,以“党建+”风尚引领“分类”时尚。截至目前,全市1126个居民小区共撤除垃圾桶40638个,已有1019个小区实现“二定四分”模式转换,建设景观式投放驿站约3000余个,实现“盆景”向“风景”的转变。此外,市市容环卫中心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二次清运”方案,即将生活垃圾清运次数由原来每天一次增加至每天早晚各一次,实现“垃圾不过夜,清运不扰民”,为“二定四分”转型助力。

  与此同时,湖州市不断强化分类督导,常态化提升分类实效。据颜亮介绍,今年以来湖州市加强垃圾分类督导督查工作,将“明查”与“暗访”相挂钩。市人大、政协充分发挥代表委员力量,成立垃圾分类暗访组,就单位强制分类情况形成固态化定期暗访机制,并将暗访督查结果运用到对部门、单位、企业等主体的社会宣传、工作督查、绩效评价和年度考核中。同时,行业主管部门与分类办实行联合督查机制,全市党政机关、餐饮、商超等九大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本行业基层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和督导考核,市分类办定期抽查,每月将检查结果在湖州日报等媒体平台上进行排名晾晒。此外,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查”行动,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按照《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和《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有关规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并针对不规范投放行为多发的小区、行业开展重点巡查,今年截至9月底,全市综合执法系统共查处案件22778件,罚款额537840元。

  此外,为保障中心城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集中攻坚行动的顺利开展,湖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补短板、促平衡、提质量、抓进度”的四项制度》的文件,建立了“媒体晾晒”、“限期整改”、“组织约谈”、“完善机制”等四项制度,加强工作部署,认真督查检查,严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深做实。自今年6月起,湖州市按月对全市各区县垃圾分类推进情况、中心城市街道垃圾分类精细化考核结果及各行业检查排名前后五位的单位于湖州日报、湖州发布等地方主流媒体进行整版晾晒报道,以舆论导向促进分类实效的提升,仅8-9月,发布整版晾晒2期,共计有183家(次)单位上榜,包含红榜95家(次),黑榜88家(次)。

  生活垃圾分类彰显着城市形象与品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湖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未来铛铛声里将讲述更多生动的小康故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特别是农贸市场垃圾处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农贸市场内垃圾瓜果蔬菜行业的扩大发展,从市场清理出来的垃圾95%以上都是腐烂菜叶、菜根、瓜果、果叶、玉米叶、肉渣等诸多易腐垃圾。这些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造成污染空气和环境。

  湖州市南浔新区农贸市场于2017年1月12日开业,市场用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几年来,该市场根据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实行市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此外,该市场引进2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将市场上一天积累的易腐垃圾在设备中进行就地处理,处理后的垃圾一天就变成有机肥料,大大减少了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费用。

  安吉县坚持政府主导、干部带头的原则,从2019年7月起,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源头减量行动。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禁止使用一次性水杯,倡导开会自带水杯,鼓励使用陶瓷杯、玻璃杯等可重复使用水杯。

  同时,该县积极推动住宿业取消“六小件”。自2019年8月起开始在住宿业推广取消“六小件”,通过协会倡议、局部试点、全面扩面的“三步走”来推动该项工作。全县60余家酒店、600余户农家乐已取消“六小件”。据测算,全县每天可减少一次性消费品3万件,每年可为住宿业节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各商户中的高效落地,德清县综合执法局、县金融办与湖州银行德清支行创新推出了垃圾分类小微贷款。据悉,这是全省首次面向个体工商户推出垃圾分类正向激励贷款。

  据介绍,这项贷款是通过将个体工商户垃圾分类评级与信贷优惠政策挂钩的方式,激励个体户通过参与垃圾分类降低信贷成本。县综合执法局牵头县分类办对个体工商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确定ABC三档评级,并根据日常检查实施动态调级,湖州银行德清支行参照个体工商户垃圾分类评级和风控审核结果给予不同优惠利率,最高可优惠1.4%的贷款利率。

  截至目前,德清县“垃圾分类小微贷款”已累计发放贷款58笔,金额达3993万元。在提升个体工商户垃圾分类精准率和信贷获得感的同时,实现了经济与环保齐发展的目标。

  为提升老百姓全民生态文明的意识,让绿色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安吉县农商行创新推出“两山绿币体系”。搭建以“绿色信用”为特色的金融平台。依托安吉农商银行原“诚信彩虹”信用工程基础,在安吉县报福镇试点搭建全县首个乡镇“两山绿币银行”平台,将绿色生活与绿色金融衔接起来,村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可以获得相应数额的“绿币”。制定以“绿色信用”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两山绿币”的兑换有一套量化的标准:农户垃圾分类准确可以得到5积分,正确投放有害垃圾1公斤相当于10积分,发现偷倒垃圾一次性扣除500积分,100积分可以兑换1绿币。推出以“绿色信用”为依托的优惠便利。“流转”的“两山绿币”可以为学生兑换书券,可用于居民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并且可在“两山绿币超市”进行场景消费或兑换礼品,切实让公众感受到了开展绿色生活带来的红色福利,充分调动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目前,安吉农商银行“两山绿币体系”已吸纳“绿粉”超过15万,积累“两山绿币”超过30万,在县域布放垃圾智能回收平台24台,共实现资源循环利用169余吨,为居民兑换礼品超20万元。

  长兴县以垃圾分类为载体,以“定时定点”管理为抓手,发挥党委统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更精准、小区环境更宜居。

  基层党组织作为“火车头”。结合“双联系双报到”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入户宣传;各街道通过周一夜校、固定宣传日、集中上门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通过“面对面”指导,着力破解“不会分”的问题,讲清投放要求,确保宣传成效和分类举措相衔接;在上门入户中夯实垃圾分类的群众基础。

  红色物业成为“助推器”。指导、监督、培训业委会,全程参与社区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新建、换届业委会成员中党员较大比重。目前,已成立52个红色物业功能性党支部,实行“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推荐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党员担任业委会主职,吸纳物业公司优秀党员兼任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推动服务功能与政治功能融合。在红色业委会的推动下,社区、物业、业委会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共治力”,成为撤桶并点、入户宣传、桶边指导的“主力军”。

  常年以来,安置小区一直存在卫生标准低、老年人口多、租户流动性大等问题。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巧用“三制度”强化“三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安置小区垃圾分类向“二定四分”(定时定点+四分类)转型。

  一是村委牵头制,彰显号召力。安置小区最大的特色就是“熟人社会”,在金家兜村,村两委牵头推进,生产队长、妇女队长联合号召,组织了一批20余人的宣传队伍,并联合物业公司举办专项培训,加强网格化集中入户宣传,覆盖36个楼道、900多户家庭。

  二是志愿长效制,强化宣传力。利用志愿力量,将广覆盖与差异化相结合,推动住户转变思维。通过树立宣传标语、展板、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手段营造宣传氛围,提高小区住户的知晓率。同时,发动连村干部、党员、文艺团队等志愿者共同开展入户宣讲及分类活动,加强与住户的融合度。

  三是房东责任制,提高实效力。针对安置房小区人口流动快、出租率高的特点,仁皇山街道将指导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责任落实到房东身上,逐步形成了党员联系房东、房东联系租户的责任链条,做好长效性跟踪和保障。

  12月4日,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梁控股”)发布2020年11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辽宁省沈阳市将以“坚持与居民意愿相结合、坚持与多元投资相结合、坚持与拆旧更新相结合、坚持与背街小巷改造相结合、坚持与社区公共服务相结合、坚持与社区党建+管理相结合”为原则,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老旧小区功能改善提升,补齐老旧小区改造短板,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末期改造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老旧小区。

  近期,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整体布局,全力构建城市管理支撑体系及要素保障能力,超常规推进城市管理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贡献力量。

  消防通道被堵塞屡见不鲜,看似不起眼的通道,关键时刻就是“生命通道”。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年初以来,福建省漳州市主动探索,创新消防通道智慧监管、动态监管、全社会参与治理的新模式,在全省首创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消防通道智能监控系统,对市区占用、堵塞问题突出的消防通道试点监管智慧化,不断深化市域治理现代化,助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冬意渐浓、凛风骤起,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上营村村民郭莲英家中却是一片暖意融融。明净整洁的室内窗台上,几盆打理整齐的鲜花鲜艳怒放。

  近日,山西省晋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党员们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对社区空旷地带进行集中清扫。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