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这件事总要有人来做“MEI家园”想用移动互联改造垃圾回收行业(组图)
2020
11-29

这件事总要有人来做“MEI家园”想用移动互联改造垃圾回收行业(组图)

  ,不能等到相关“基础设施”都齐备了才去培养,那时就迟了。既然巨头不做,那就让初创型公司来做。

  MEI家园(Mobile Environment Internet,iOS/Android)的前身是基于LBS找附近废品回收员的APP“收废品啦”。现在的MEI 家园则在收废品的基础上添加了垃圾分类版块。操作方法是,MEI 家园向居民发放用来区分垃圾类别的二维码贴纸标识,居民在丢垃圾时作简单分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并贴上标识,用APP扫二维码(扫描一次即失效,每天限扫两次)获得奖励积分,攒够一定积分可用来兑换奖品(积分商城尚未上线)。

  比如上海的做法是,政府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成本一毛钱左右),垃圾桶旁设有分类专员,居民在其“绿色账户”中可得到奖励积分,用以换取超市优惠券等。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因此垃圾分类目前基本处于政府补贴阶段。

  不过,我有一个担心,用户自身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强,甚至在垃圾该如何分类这个问题上也不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一个“APP+二维码贴纸”的方案就能推动垃圾分类吗?MEI家园设想的办法是:1、未来可以通过二维码追踪到扔错垃圾的用户,并派专人进行定期检查;2、用积分激励督促用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另外,MEI家园介入的只是垃圾分类整个链条中的处于相当上游的一环,真正落地还需后续一系列环节如清运公司、垃圾处理站的配合。

  武晓飞称,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让放错位置的资源不被污染,从而进入循环经济。如果垃圾全被简单地焚烧填埋处理,价值大为降低不说,既占用空间,同时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存量已超80亿吨,总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而且,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废品回收版块,MEI家园沿用了之前“收废品啦”的思路,基于用户的位置匹配附近的回收员。回收员则用MEI家园回收员版的APP与用户联系进行废品回收。据创始人介绍,个体拾荒者全国有1000万左右,北京有15-25万。他们处于游离无组织状态,收入比较低。MEI家园对居民和回收员都会免费开放使用,未来希望能用利润反补回收员群体。

  MEI家园于去年11月底上线,目前有居民版和回收员版。考虑到高校学生环保观念较强,且比居民区更有组织性,团队计划年后从高校开始试点运作(首个试点暂定为团队成员的母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让“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生态系统”进驻高校,之后还将与北京各高校展开合作。团队目前正进行天使轮融资。

  作为比较,印度班加罗尔有一家叫做 I Got Garbage 的网站,也是想解决垃圾问题。它是一个基于开源技术和 Android 搭建的可以个性化定制的云端平台,拾荒者通过它可以找到需要他们的企业和个人,而企业和个人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优化的垃圾处理解决方案。据称,半年时间里,通过这个项目处理的垃圾重量从 700 吨上升到了 1300 吨,I Got Garbage 已经有 5000 位拾荒者的档案,服务于 7000 户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国情类似,班加罗尔的人们也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处理的现状已在两年内三次达到了“危急”的程度。而相比之下,日本的垃圾分类做的很好(知乎上有探讨,感兴趣可移步)。中国的垃圾分类也做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条路,道阻且长。

  有志于环保事业人士,创始人的联系方式放这里了:武晓飞 邮箱 微信号york9981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