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北京垃圾分類見成效物業“三率”已達標
2020
11-29

北京垃圾分類見成效物業“三率”已達標

  今年8月7日,北京青年報刊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個月追蹤報告”——《京城垃圾分類還有三個“差一點兒”》,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繼續召開,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李偉作關於檢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本市發動13000多名人大代表對5627個小區、3329個村、11302處公共機構或場所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垃圾分類成效明顯,針對媒體報道的“京城垃圾分類還有三個‘差一點兒’”的問題,及時開展“設桶、盯桶、管桶”行動,推進問題解決,物業管理“三率”目標提前完成。報告還介紹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並給出相關建議。

  《報告》提到,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形勢下,針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這兩件關系首都城市治理重要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開展檢查,發動13000多名人大代表對5627個小區、3329個村、11302處公共機構或場所進行了檢查。

  這次執法檢查中,將“萬名代表下基層,全民參與修條例”的立法工作經驗向監督工作延伸,開展了“萬名代表查‘三邊’,垃圾分類帶頭干”活動。13000多名人大代表通過手機掃碼就能把自己的檢查結果進行精准反饋。從“身邊”到“周邊”再到“路邊”,檢查范圍一步步擴展,反饋問題一步步聚焦,檢查精准度一步步提高。針對“關鍵小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邊檢查、邊交辦、邊督促、邊整改,使人大監督工作在實質實效上得到創新提升。

  報告提到,檢查發現,5月1日“兩條例”實施以來,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階段見效。“路邊”檢查的3623個小區中,認為法規實施以來小區環境得到改善的有3506個,佔比96.8%。

  具體來說,垃圾分類成效明顯。針對媒體報道的“京城垃圾分類還有三個‘差一點兒’”的問題,及時開展“設桶、盯桶、管桶”行動,推進問題解決。目前,本市廚余垃圾分出率已達到19.79%,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8倍。分類設施達標率從7%提升到84%,桶站值守率從20%提升到85.19%,其他垃圾減量率達到了31.64%,市民參與率達到了74.12%。“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已風靡京城。

  物業管理“三率”目標提前完成。制定實施了物業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物業管理“三率”建設時間表。開展了“臟、亂、差”現象和12345投訴重點問題的專項治理,加大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查處和曝光力度。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市區年度物業管理“三率”任務超額完成。截至10月20日,全市新組建業委會393個、物管會4642個,組建率從11.9%提升到71.4%﹔物業服務覆蓋率從64.1%提升到88.6%﹔黨的組織覆蓋率從25.2%提升到94.1%。

  《報告》提到了存在的問題。垃圾分類方面,垃圾分類的宣傳動員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可回收物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特別是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處理不到位,有的甚至“無處可去”。此外,裝修垃圾、大件垃圾的暫存收運和處置設施建設仍然不足。

  物業管理方面,檢查發現,業委會、物管會雖然建起來了,但是相關部門對於業委會、物管會如何發揮作用的指導和資源配置還沒有跟上。許多業委會、物管會還沒有真正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去,有些物管會成員還不清楚物管會的職責范圍和工作方法,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

  此外,“臟、亂、差”現象仍然比較突出。“路邊”檢查的3623個小區中,反饋存在“樓道堆物、私搭亂建、亂停亂放”問題的小區有1015個,佔比28%。最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存在支取難、補建難、續籌難的問題,廣大業主普遍反映不知道專項維修資金有多少、怎麼用、用在哪兒。

  針對這些問題,《報告》給出多條意見和建議,首先要加快完善法規配套文件,促進法規全面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要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作出的配套規定共有16項,目前已經出台14項,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規范、可回收物目錄等2項文件正在制定中。

  物業管理條例要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作出的配套規定共有7項,目前已經有5項發布了政策指導文件。業委會、物管會委員培訓制度、物業服務評估管理辦法等2項文件尚未制定。上述文件應按照《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的規定於2021年5月1日前出台。

  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在加強宣傳、源頭減量、大件垃圾處置方面提出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工作,推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對於仍在觀望的居民要開展“敲門行動”,入戶上門進行提醒和動員﹔二是加強部門聯動,多措並舉推進源頭減量。要大力推進“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盤行動”專項活動,積極推進淨菜上市,要加強快遞、外賣包裝治理工作,大力推廣可循環使用的快遞包裝袋﹔三是破解大件垃圾處置難題,打通低值可回收物產業鏈。加快落實每個街道應當至少設置一處裝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暫存點的要求。

  物業管理方面,建議加強業務培訓,使業委會、物管會充分發揮作用。加強信息公開,推進專項維修資金的補建和續籌;要進一步規范細化專項維修資金的支取范圍和標准,簡化工作流程,為業主合理合規地使用資金提供便捷服務等。

  昨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繼續召開。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報告關於《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期間,全市共增加學位179550個。截至2020年10月,全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0%,“入園難”問題得到基本緩解,普惠率達到87%,無証辦園現象基本消除。未來三年學前教育學位需求基本保持穩定,從全市學前教育學位資源總量來看,基本能夠滿足常住適齡幼兒的入園需求。下一步,將在國際人才社區、使館區、CBD周邊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等附近重點布局1至2所國際化幼兒園等。

  劉宇輝介紹,2018年1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8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到80%以上,無証辦園現象基本消除等。

  劉宇輝表示,《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任務將於202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截至2020年10月,全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0%,“入園難”問題得到基本緩解,普惠率達到87%,無証辦園現象基本消除。全市學前教育在入園率、普惠率、無証園治理和規范發展方面實現了預定工作目標。

  學位擴增情況方面,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期間,全市共增加學位179550個。其中,連續三年通過實施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新建、改建、擴建403所幼兒園,新增學位93140個﹔各區通過挖潛、鼓勵社會力量多種形式辦園等方式增加學位35349個;各區通過引導無証園改造提升備案為社區辦園點增加學位51061個。

  無証園治理方面,劉宇輝介紹,三年來,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將無証園納入學前教育工作督查范圍並配備專職督學,採取多種方式指導、督導無証園,保障安全運行、逐步規范辦園。2017年年底,全市共有1659所無証園。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期間,有197所經過整改審批為民辦園,440所經過整改備案為社區辦園點,同時取締了一批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無証園。

  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台賬上還有252所無証園,正在整改,均未開園,原在園幼兒已妥善安置。按目前方案,140所將進一步規范審批為民辦園或備案為社區辦園點,112所因條件確實無法達到辦園基本要求,相關區將依法穩妥取締。

  普惠園發展情況方面,劉宇輝介紹,全市採取“以公辦園為主,以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委托民辦普惠為補充,鼓勵民辦幼兒園自願參與”的“轉普”工作方案。

  在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普惠制學前教育政府主導、普惠性幼兒園社會共同舉辦;堅持普惠制的政策導向,所有辦園主體都可以自願選擇辦;堅持普惠制不排斥多樣性,統籌協調滿足多樣需求;堅持普惠園有質量,對普惠性幼兒園按照“質量標准統一、補助標准統一、收費標准統一”和“促進教師待遇縮小差距”的政策進行管理。

  截至2020年10月,全市普惠性幼兒園(點)共計1989所,在園幼兒505163人,全市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87%。

  劉宇輝介紹,根據有關數據分析,未來三年學前教育學位需求基本保持穩定。從全市學前教育學位資源總量來看,基本能夠滿足常住適齡幼兒的入園需求,但仍存在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同時,在國際化人才工作和居住的聚集區,國際化幼兒園和個性化學前教育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布局。

  劉宇輝表示,下一步本市將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市區兩級政府加大統籌力度,進一步滿足入園需求。鼓勵各區之間學前教育資源互助共享,統籌用好存量資源。適應首都國際化發展需要,在國際人才社區、使館區、CBD周邊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等附近重點布局1至2所國際化幼兒園,滿足多樣化學前教育需求。

  在昨日繼續召開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華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關於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工作的進展情況。張華說,全市院前醫療急救呼叫滿足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今年年底前,本市7條地鐵線共105站將全部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實現重點公共場所AED等設施設備全覆蓋。

  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發相關文件,本市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政府舉辦為主、社會參與為輔,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指揮調度、統一服務規范、統一監督管理、統一保障標准、統一績效考核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全市急救設施增加到465個、急救車洗消站點增加到21個,負壓救護車增加到100輛,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平均反應時間小於12分鐘,急救呼叫滿足率不低於95%,服務滿意率不低於98%。

  張華介紹,經過充分准備,7月28日啟動了“兩統一”工作,全市院前醫療急救電話統一為“120”,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 (以下簡稱999急救中心)首批20輛救護車、培訓合格的126名急救人員納入120系統統一指揮調度,2021年年底前完成過渡。截至目前,999急救中心納入120統一指揮調度的車組共出車16512次,日均每車組10次,人員穩定,運行良好。

  在加快急救站點規范化建設方面,今年目前已完成32個急救工作站規范化建設。張華表示,本市考核認証了23個急救培訓基地,開展社會培訓20余萬人次。制定重點公共場所社會急救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2年年底前實現重點公共場所 AED設施全覆蓋,一線工作人員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率達到80%。目前地鐵系統已啟動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急救轉運工作方面,全市負壓救護車從年初的34輛增加至116輛,發熱、疑似和確診病人全部用負壓救護車閉環轉運。目前全市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共完成新冠肺炎相關人員轉運任務23841人次,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日常急救服務累計出車41萬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呼叫滿足率維持在95%以上。

  張華說,本市將啟動重點公共場所社會急救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社會急救設施設備配置、人員培訓、宣傳教育等,2022年年底前實現重點公共場所AED等設施設備全覆蓋。規范社會急救能力培訓體系,統一全市社會急救培訓管理體系、統一培訓標准,發揮市紅十字會、北京急救中心作用,加強社會急救能力培訓基地建設,將更多的醫療專業機構納入培訓體系。

  昨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繼續召開,會議聽取《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2035年)》實施情況報告,報告提到,綠心三大建筑明年3月底前將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環球主題公園一期建設基本完工,明年春季擇期開園。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路入地改造、廣渠路東延、“通州堰”分洪體系、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抓緊推進。地鐵22號線(平谷線)即將實現實質性開工建設。

  報告提到,本市有力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加快建設,確保副中心控規落地、城市框架穩步拉開。完成行政辦公區一期“四大四小”及配套設施總建筑規模約109萬平方米,行政辦公區二期全面開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正式開園,綠心三大建筑明年3月底前將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環球主題公園一期建設基本完工,明年春季擇期開園。

  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東延、西延,通密線、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建成通車,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路入地改造、廣渠路東延、“通州堰”分洪體系、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抓緊推進。人大附中、北京學校小學部等一批中小學開學招生,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正式開診,東直門醫院實現整體東遷。東方廠棚改安置房部分樓座結構封頂,職工周轉房順利入住。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編制完成,52個簽約項目全部啟動實施,地鐵22號線(平谷線)即將實現實質性開工建設,與雄安新區,天津武清、寶坻等地合作不斷深化。

  此外,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公園城市創建,森林覆蓋率達到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9.3平方米,通州將成為全市平原地區首個森林城市。此外,空氣質量持續改善,1-10月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好於全市平均水平。

  報告提到,下一步,將扎實有力推動重大政策落地,實現重大項目承接和遷入由點到面的突破。推動國家層面盡快出台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並同步謀劃副中心落實意見要求的工作措施。同時,爭取市政府各部門更大支持,加快研究出台吸引中心城區產業、企業疏解並落地副中心的政策措施,深化與西城、朝陽、海澱和中關村產業結對機制,推動承接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形成顯著規模效應。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北京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北京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通知。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