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既是关乎民生细节的小事,也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只有通过垃圾分类,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城市垃圾减量,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
垃圾分类进展如何?难在哪儿?问题怎么破解?日前,自治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相关厅局负责人,赴乌鲁木齐市部分居民住宅小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固废垃圾处理中心及垃圾分类设备制造企业实地调研,并开展协商议政。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每日产生生活垃圾4500吨左右,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按照要求,到今年底,乌鲁木齐市应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自治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安民说,乌鲁木齐市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建章立制等方式,建立了垃圾分类多级协调机制,市、区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今年6月30日起正式施行的《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拉开了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序幕。
尽管如此,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堵点。“生活垃圾分类配套制度和标准还不完善、不系统。另外,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不够,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利用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嫌麻烦,感觉没必要。”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宏斌直言,给垃圾桶分颜色容易,培养居民的分类意识却非一朝一夕。
乌鲁木齐市政协副主席苗成德发现,在一些小区,居民把经过分类的垃圾投进垃圾桶之后,清运人员却把所有的垃圾又混在一起装车运输。他认为,分类投放只是开始,垃圾中转、收集、处理等后续配套设施的不到位,导致了“先分后混”尴尬局面的出现,影响了垃圾分类效果。
“垃圾分类转运处置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还没有形成产业链,从事垃圾收集处置企业利润薄,参与度不高。”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邓红说。
政协委员们认为,随着“生态良好”这一目标被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发展蓝图,垃圾分类不该是“选择题”,而应是“必答题”。而要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局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要在完善制度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
“建议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对垃圾产生量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市民和企业收取较低额的垃圾处理费,反之则收取较高处理费。”邓红认为,这种导向不仅有利于垃圾减量,还可以让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上海等地在社区投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后,可自动称重并获得绿色积分,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奖品、抵扣消费、抽奖等。乌鲁木齐市一些试点小区也采取了这些激励措施,效果不错,可以推广。”邓红说。
刚推行垃圾分类时,“逼疯”上海人的“灵魂拷问”“你扔什么垃圾”折射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困惑。不少委员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技术活,重在“分”,要分得合理、分得符合标准,才便于后续处理。李安民建议,要制定切实可行、简单易记、符合情理的垃圾分类标准,充分发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作用,让居民接收到更多“接地气”的垃圾分类妙招。
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鱼智栋建议,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和谐示范社区创建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中,激发基层组织参与热情。
垃圾分类,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垃圾分类产业化。苗成德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吸引、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形成垃圾分类产业链。
当垃圾分类迈上“云”端,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科技,将会为未来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李安民说,在国外,居民从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上免费领取带有二维码的可降解垃圾袋,一户一码,数据利用物联网自动上传,并存档,可进行溯源追查。这种技术不仅能监督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还能对垃圾后续的运输收集等实行大数据精准分析,便于政府制定管理政策。他认为,这种技术和设备可以借鉴。
鱼智栋建议,通过搭建前端感知网,对各类垃圾的产生、收集、转运、消纳、资源再利用等进行全环节在线监管,实现源头管理、源头减量。
乌鲁木齐亿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炜说,他们公司已研制出全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设备,该设备搭载了智慧垃圾分类大数据云平台,可与居民进行实名制绑定,如正确投放即可兑换现金或奖品。目前,该设备已在全疆各小区投放近千台。
自治区政协委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克华建议,应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回收种类、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便于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开展交易,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334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