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构建具有从化特色垃圾分类体系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2020
10-18

构建具有从化特色垃圾分类体系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抓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彰显文明风尚。近年来,从化区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高效推进垃圾分类,全力打造具有从化特色的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全区213个机关及企事业单位、200所学校、138小区、55个社区、221条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3+3+1+7”标杆示范带动全域垃圾分类工作,“1+2+3+8”垃圾分类政策体系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每周“资源回收日”活动、“丛城环保回收”项目成效显著,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和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建设稳步推进,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初见成效,全区资源回收率为38%,生活垃圾全面实现“零填埋”和100%无害化处理,从化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显著。

  据了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面临基础条件薄弱、财力不足、村民分类意识不强等难题,从化区结合地域实际,推广生活垃圾“源头两分、整村四分”模式,对农户,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对整村,设置1-2个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集点。在收集环节上,推行“定点投放模式”,每个自然村至少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截至目前共设置农村分类投放点2487个,满足了投放需求。农村厨余垃圾“就地消化+预约回收”、其他垃圾转运焚烧、有害垃圾定点收集、可回收物市场化处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在锦村村,通过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将厨余垃圾处理后,与花卉垃圾混合还林种植,实现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再生利用和源头减量;在西塘村,建设资源回收驿站,完善垃圾分类“美丽银行”“美丽超市”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分类投放积极性、自觉性及准确性;在南平村,引入垃圾分类体感游戏设备,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等。

  据了解,2020年,从化区以“7条市级示范村+19条区级示范村”为基础,探索打造“一个驿站+二级管理+三个回收机制+四类分类设施+五个保障机制”具有从化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杆区,切实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目前,良口镇已建立完成1个镇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街口街、城郊街、江埔街、鳌头镇、太平镇已分别在市级示范村建成1个集宣传、收集、资源回收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分类环保驿站,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美观、环保、便利的投放环境。

  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长,垃圾处理压力逐渐加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从化区因地制宜打造“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大件物分拣中心+黑水虻生物质处理+厨余垃圾脱水减量设备设施+就地处理设备+终端焚烧处理”的新一轮垃圾分类处理硬件设施布局。

  在分类投放环节,从化区坚持“一小区一方案,重提升、降成本、适用为主”的原则,重点完成建成区范围内500个分类投放点新建任务以及136个分类投放点的升级改造工作任务,打造集“硬底化、照明、洗手、遮雨、宣传”五要素一体的垃圾分类投放亭,为居民分类投放提供方便、干净的投放环境。

  “在收集运输环节,购置了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大幅提高分类收运能力,坚决杜绝混收混运现象。”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的“最后一公里”是末端处理,目前从化区依托“第七资源热力电厂+黑水虻生物处置中心+就地脱水和处理设施+大件物拆解中心+资源回收站”,建成以焚烧处理为主、生物质处理为辅、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终端处理模式。此外,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12月建成投产,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同步推进中,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从化区末端处置能力进一步得以提升。

  为了狠抓行业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工作,从化区于年初制定《广州市从化区2020年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行业部门具体减量目标以及分类措施,确保年底前完成创建教育、医疗、市场、邮政等行业共计27家生活垃圾样板单位的工作任务,以此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助推全行业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在从化,“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理念已经成为各行业推动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截至9月,10所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学校通过打造“二手书”交易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抖音”短视频征集比赛、“垃圾分类新时尚,美好家园我来创”书画比赛等系列宣教活动,实现校园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达到90%,知识普及率达到100%;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坚持推广电子办公,多途径开展源头减量工作,星级酒店、A级景区塑料垃圾袋使用量减少,园林绿化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各行业垃圾分类条件更好了、基础更实了、氛围更浓了,以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东温泉宾馆、从化区中医医院、从化中学为代表的分类样板单位在行业中建标杆、树形象、赢口碑,从化区各行业垃圾分类已然走上“快车道”,实现同频共振。

  近日,从化区创新推出“丛城环保回收项目”,回收试点工作从8月初到10月底,以街口街、城郊街、江埔街作为试点范围。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点击“丛城回收”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骑手便会驾驶统一标识的环保车辆、配带统一的称量工具在约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回收。

  据统计,自项目开展以来,投入50辆环保车、50名骑手和20名业务员,目前日均回收可回收物162吨。该项目通过探索“线上回收+驻点收购+上门回收”模式,推动可回收物线上+线下回收深度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回收模式,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据悉,从化区目前已设置资源回收站点77个、大件垃圾临时收集点61个、智能投放设备超120组,基本形成“资源回收日+线上回收平台+资源回收站点+智能投放设备”的可回收物资源利用模式,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工+智能、固定+流动、定时+预约”回收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月均回收量提升至约8000吨。

  下一步,从化区将会继续拿出过硬举措,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持续强化、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利用水平迅速提升、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更加明显,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守稳筑牢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