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他把“收垃圾”智能化 垃圾扔入回收柜自动称重结算 单柜日收20+KG
2020
10-18

他把“收垃圾”智能化 垃圾扔入回收柜自动称重结算 单柜日收20+KG

  原标题:他把“收垃圾”智能化 垃圾扔入回收柜自动称重结算 单柜日收20+KG

  为什么垃圾回收这个行业忽然吸金十亿?用2.5吨的卡车承载国内大中城市的垃圾,车头车尾排成一圈可绕地球25周(2015年环保局数据)。而这样的垃圾排放量下,也是自分类政策以来,政府无法很好解决的痛点。

  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废品回收,由居民用户和回收人员对接,不仅效率慢,而且工作较为辛苦,一般年轻人都不愿意做。叶志徐 的“一桶收”为解决这一现状,通过向社区铺设自有产品废品智能回收柜,实现社区垃圾分类功能。

  据创始人介绍,按目前日均每柜20kg+的收废品速度,发展数月时间可保证回收柜回本。下阶段他打算以加盟和租赁的方式向外铺设机器。

  注:叶志徐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这间屋子只有一扇小窗户,黄昏时泛着幽暗的光。叶志徐的房东是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太太,这位房东就住在隔壁,性情温和,平时总是一个人,喜欢在街上捡垃圾卖钱。有一天,他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到她了,忽然收到了她女儿传来的噩耗。

  “走了……”叶志徐听完后,才知道老太太因为要将一捆捡来的垃圾搬到楼上,中途摔了一跤,再也没有醒过来。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在出租屋的床上睡不着。

  是时,叶志徐因上个项目的失败而欠下一笔外债,“潜伏”在福州西湖边上静修。房东老太因搬拾捡来的废品不慎逝世,这件事给叶志徐带来深刻的思考。他开始关注拾荒者和废品回收人员这类群体,以及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业。

  他发现,拾荒者在城市群体非常庞大,但是要将每天拾来的废品来回的背到数公里远的废品站点,非常的辛苦,且效率低下,赚不到多少钱。而专业收废品的人员要挨家挨户去上门回收,一天最多也就是回收两三百斤,还要将收来的废品送到数十公里的郊区去销售,辛劳付出却无法体面工作。

  2015年环保部数据显示,一辆2.5吨的卡车运输中国大中城市产生的垃圾,头尾相衔的卡车长度能绕地球25圈。“政府用分类的办法处理,已经施行了30年,但是仍迟迟未见成效。”叶志徐说,“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大众还是弄不明白。”

  这让他有了建废品智能回收柜的想法。无论是拾荒者还是回收人员,传统处理方式是人与人交易,存在着辛苦、低效、工作不体面等痛点,而叶志徐要做的是用机器将人与人的交易连接起来。

  基于此,2015年4月,叶志徐成立了“一桶收”,旨在通过向社区铺设自有产品废品智能回收柜,实现社区垃圾分类功能。鉴于多年工程师的经验,他开始着手准备硬件设计,几年时间下来申请了31项相关专利。

  在叶志徐的构想中,首先是废品如何分类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让政府部门都头疼的事情?对于公众来说,“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这类名词不好区分,不易懂,但是对于物品的定性却人尽皆知,“比如坏了的脸盆,大家都知道是塑料做的;不穿的裙子,大家都知道是衣物”快递包装和书报,大家都知道是纸。

  因此,叶志徐将回收废品初步分成了六类:废纸、塑料、手机、衣物、平板和电脑。分类描述用明显的标识张贴在投放口,此条通道用于拾荒者以及小区居民对接,智能设备是灵活开发的,如果废品回收人员想要增加回收品类,只需要在系统后台进行设置即可;机器下面还有个口是转运口,用于给回收人员抢单取废品。

  以上基本的人机交互设置,剩下的是如何将客户通过线上的方式引入进来。按平常的居民习惯,要么是积攒很多废品后,等待回收人员上门,要么是也就随着厨余垃圾随手倒掉了。“有些小区设有旧衣回收柜,是没有任何回馈的,居民也愿意往那里扔——总比扔在垃圾堆要强点。”

  叶志徐以有偿方式结算给用户。例如,对于废纸按4毛钱每千克来回收,再按较高价格转给回收人员。对于用户而言,先关注一桶收微信公众号后,即可扫码领取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在家将废品用垃圾袋打包好后扫码扔入投放口,则手机上会得到虚拟币,和人民币兑换比例是10:1,虚拟币可直接提现成人民币。

  今年6月,垃圾回收商“小黄狗”获10.5亿中值融资,引发行内人士关注。对比该回收柜的多个回收口,叶志徐表示“一桶收”的亮点在于只有一个口收入废品,后台自动测算称重,并智能算出价格(由附近废品回收人员来定价),如发现废品类中分类不正确或掺有砖头等物品则会追踪该微信用户,对用户进行品质管控,在低成本的同时,用户体验感也更好,不需要等待、不需要思考放哪个口。

  “相较于同类竞品动辄几万元的设备成本,我们的产品成本控制在千元级以内,是因为我们只提供平台,然后做数据整合,将模式做得轻些,以方便推广。”

  去年的《国务院垃圾分类强制方案》上提到在2020年底前,要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所以在推广方面,我们也有政府支持,但尽管在社区落地的时候也会有点麻烦,比如有的居民说会影响风水。”

  产品铺设社区时,还遇到了居委会和物业的利益纠纷。“即使拿到政府的盖章文件,在实地沟通时也很困难。废品柜属于公共资源,即使居委会同意我们装入,物业也会因为没捞到好处而借口拒绝。”

  创始人表示,“一桶收”这个项目虽然成立时间很长,但没有过早地展开铺设。硬件设备自去年研发出来以后,到现在也已经是第三代,据他介绍第四代回收柜的成本价将控制在百元级。现有的盈利模式便是赚取两边的交易差价。“这个事情是做环保的,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我们不敢贸然往里砸钱。”

  但今年,叶志徐打算融2000万的天使轮资金,先在福州等附近城市打造样板,然后向全国展开区域性扩张。“这个数字是有点高了点,但数字小了对于我们这行业意义不大,也有投资人开出了1000万的价钱,目前正在沟通中。”

  目前,“一桶收”废品智能回收柜已在福州落地18家社区。单柜日均回收量为22.873kg,单柜日均净利润11.86元,据创始人介绍,按此速度发展数月时间可保证回收柜回本。下阶段他打算停止现在这种自营模式铺柜,以战略合伙人和租赁的方式向外扩展。

  “自营的模式比较重,不仅要我们提供硬件成本,还需要现场设专人维护。未来我们会先在一个城市招城市合伙人,然后把项目对接给他们,因为当地人比我们掌握更多的资源,而且各地区废品回收的‘帮派’不同,由他们同回收人员接洽更为合适。”

  2018年底,叶志徐欲完成500个回收点运营,完成智能回收柜4.0迭代,实现100万营收。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wenxue-600,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