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一所幼儿园小朋友进小区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实地了解垃圾分类投放知识和分类方法。
龙岗一展会上的企业推出垃圾分类智能软件,让市民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小区两栋楼之间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4个垃圾桶。不时有居民下楼扔垃圾,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置到指定垃圾桶等候清运,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这是笔者在龙岗区龙城街道顺景花园小区看到的一幕。作为深圳人口大区和面积最大的辖区,龙岗不仅散落着418个城中村,占全市城中村数量的1/4,且北部地区散落着大量的工厂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任务重、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
如今,龙岗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已初步建立,前端分类覆盖实现三个“100%”,末端处理设施保障“自产自销”,废旧家具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那么,龙岗区是如何做到的?笔者观察发现,早在2012年,龙岗区便已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龙岗区高度重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出一整套“做法”,并创新推出不少具有龙岗特色的举措,努力打造垃圾分类工作的“龙岗模式”。
“你这袋垃圾没有分好哦,塑料纸没拿出来。”每天,龙城街道顺景花园的工作人员都会准时抵达垃圾投放点,开始垃圾督导工作。在小区里,“垃圾分类、全民行动”等各种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小区将垃圾按要求分类堆放后,垃圾收运车辆就会陆续驶来,把分类好的垃圾进行转装,运到专门垃圾处理基地。
以厨余垃圾为例,收运回来的垃圾车开到厨余垃圾处理车间,把厨余垃圾里的“硬货”开始螺旋输送至分选设备,随后破碎制浆,再使用离心机除油,最后浆料进水解酸化罐和厌氧罐进行处理。
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可以发电,分离出来的沼液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沼渣运送到填埋场卫生填埋或进行焚烧发电。最终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发挥价值。
从分类投放到分类收集,从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目前龙岗已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系统,且笔者发现,从装卸到分拣、除油,整个过程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空气中闻不到一丝臭味。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它包括智能化的处理技术、多举措的宣传教导、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高效运转的组织保证、完善的配套管理办法等。“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对基层而言,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细节都能影响成败。”业内人士指出。
从设备上看,除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外,龙岗其余末端处理设施均能实现“自产自销”。即便是在城中村,龙岗也于2019年完成城中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设置了有害垃圾等分类收集容器,和废旧家具暂存点。
另外,龙岗区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也比较到位,鼓励公职人员每周至少参与一次所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活动,这比较值得城市小区借鉴。组织“小小督导员志愿者”活动,利用学生知识的力量来影响家庭,也是有效的做法。
在分级收运方面,龙岗区把垃圾分类工作与环保工作相结合,通过分类系统与环卫系统联动,分类收运企业与环卫清扫企业联动,确保“日产日清”。以专业环保队伍带动垃圾分类工作,不仅降低成本,资金压力也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龙岗区垃圾分类一系列举措是在全区深调研基础上实施的,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这样一来能够为合理有效解决分类问题指明方向,少走弯路。目前已形成龙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调研第一阶段报告,正进一步优化完善。
城中村418个,占全市1702个城中村的1/4;城中村内实有人口323万人,占龙岗全区总人口的71.8%。
在龙岗,城中村仍然是龙岗区城市结构的主要形态。可以说,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能不能做好,直接关系着龙岗区垃圾分类的成败。
针对难题,龙岗区积极筹划,提前部署,制定印发了《龙岗区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实操指引(试行)》,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方法,打造了11个城中村垃圾分类示范点,探索形成了自身的经验做法,并将优秀经验推广至全区城中村。
在龙城街道,专门成立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党委和人大、市政等12个部门协调作战,居民小区自治管理的“三级”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检查督导。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责任机制,是龙岗破解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的一大举措。在龙岗区城管局的指导下,各街道将垃圾分类当作大事,坚持党工委统筹领导、各党组织协同作战、职能部门联动出击,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在城中村,垃圾分类督导仅仅依靠人力和传统的现场执法是远远不够的,龙岗还坚持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
目前,龙岗在全区创新推出垃圾分类督导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垃圾分类综合监管工作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解决垃圾分类督导工作中存在的督导表面化、数据缺失、人员失职等难题。
“通过平台,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全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借助数据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龙岗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督导员可利用该平台自动生成对应的台账,并可通过“随手拍”等功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随着平台的推广,目前龙岗已在辖区11个街道全面投入使用,未来、龙岗还将探索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智慧监管平台,通过督导员测重、收运车辆车载称重、处理厂地磅称重三个端口统计,形成投放、收运、处理三个环节数据体系,形成全流程智慧化统计监管,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流向清晰可控,进而提高精准化管理水平。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关键还在于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做好“垃圾源头管理”。
9月8日,笔者来到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环保垃圾回收银行”,目前这个“银行”设在一家环保企业内,居民前来“环保垃圾回收银行”扫码,把回收垃圾分类送“银行”,即可直接“变现”。
当天下午,附近居民提着打包好的纸箱、饮料瓶、旧书报等可回收垃圾送到“环保垃圾回收银行”进行回收。“每一种可回收垃圾都按照市场价格明码标价,这极大提升了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居民说。
这是龙岗区多措并举加强垃圾分类宣教,调动全民参与的一个例证。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龙岗充分发挥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阵地作用,组建了360人的讲师团队伍,开展各类培训、入户宣传,分类指引已张贴覆盖到每个小区、城中村、学校,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从学生到家庭,再到社会大众,龙岗区建立起一条垃圾分类知识的有效传播链,实现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全覆盖,充分调动学生、老师、家长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热情。
在学校,龙岗对全区学生和家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原创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已在龙岗第一课平台上线个月,并制作了垃圾分类“云课堂”。在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主题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引导广大家庭群众参与垃圾分类。
在社区,龙岗通过发放和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折页、指引,在电子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加大对小区物管、居民集中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打造来自社区、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队伍,提升广大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
未来,龙岗还将组建一批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督导队伍,“我们想组建一批由小区保安、保洁等物管人员和热心业主组成的专职督导队,更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龙岗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深圳新一期垃圾分类“月考”成绩揭晓,龙岗区名列全市第四。这对于实际管理人口500万,且城中村数量占比全市1/4的龙岗而言,值得肯定,但仍需努力。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换句话说,从实施垃圾分类这一政策,到实现节约性社会这一结果,中间需要大量的行为习惯改变及政府行动。
有关人士指出,衡量一个区域在垃圾分类战略落地支撑能力方面,有三个标准,分别是制度保证、人才队伍,以及科技创新。
从制度上来看,龙岗区自2012年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龙岗区已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龙岗区2020年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攻坚行动方案》等方案,建立了“区—街—社区—小区”四级责任机制。
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龙岗正在探索智慧化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但是龙岗暂时没有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系统、也没有智能化处理软硬件能够协助居民的分类实施。
在人员保障上,龙岗区城管局专门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与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合并办公,增强垃圾分类人员力量。而横岗街道则在街道市政事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生活垃圾减量办公室,全力攻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此外,怎么去调动物业积极性,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采用业主负责制来解决问题?这些也是龙岗需要考虑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垃圾分类的战略落地,需要群众、相关部门、科技创新三方面形成支撑合力,这场仗才好打。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220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