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好方法、金点子”作品征集已于上周五截止申报,此次共收到548份申报材料,大中小学生热情参与,创意新颖,活动初见成效。上海垃圾分类需要包括大中小学生在内的全体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发明,这样才能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随机抽出的三名中小学生的创意作品,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
即将升至初二的周详同学从小学四年级接触机器人以来,就对此十分有兴趣,还系统地学习了编程类的课程,如C语言,Python等。此次提交的作品——“家用智感垃圾处理系统”,就是借助图像识别和自控技术,使用OpenMv微型摄像头、安全光栅、自锁马达和单片机等设备配合,建立一套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嵌入4*4结构设计的垃圾桶内。
她将原本由人工处理的“识别垃圾”“投掷垃圾”整合为一“掷”到位。目前这个系统可识别7小类的物品,即易拉罐、塑料瓶、毛巾、笔、树叶、药品、废电池,垃圾图像处理输出时间
1.75秒,平均识别准确率82%(其中易拉罐识别率可达90%),垃圾落袋执行率达到100%。
来自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五(1)班的刘一睿同学平时就十分热衷于小发明的创造。在2019年还凭借“具有激励功能的智能语音分类识别垃圾箱”荣获了宋庆龄少儿发明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奖、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并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此次她的作品是通过制冷片降低湿垃圾桶内的环境温度,实现环境温度30℃时半小时内能快速降温到8℃左右;通过内外桶分离的设计来进行密封保温并方便回收湿垃圾;通过红外感应开盖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密封性;通过加装钢片自动破袋不脏手。她表示,希望她的设计能改善垃圾小区垃圾箱房周围环境,解决小区湿垃圾集中回收之后的异味问题,预防细菌滋生,并提高居民们扔湿垃圾的体验度。
刚上小学四年级的许裴琳同学是第一次参加小发明类的活动,但平时常参加乐高类课程的她,动手能力不可小觑。
她的“自清洁智能感应式分类垃圾桶”的作品,通过颜色感应组件自动识别几种垃圾颜色,联动对应运动组件动作,自动开启对应的不同的垃圾桶盖。当识别到高温垃圾的时候还能触发声音报警,同时启动自动冲洗装置。
“小发明、好方法、金点子”活动接下去将进入正式评审阶段,也将由更多优质的作品涌现。少年强则国强,期待广大学生用创造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为生活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华丽篇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153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