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头,遇到了人生中最尴尬的事情之一:因为倒外卖时没做好垃圾分类,被志愿者大妈教育了10分钟,被迫拿着夹子从垃圾桶内掏出快餐盒重扔。
回到家,发愤图强,立刻查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好学习,但看着眼前跳出的一大堆复杂的文字描述时,顿时束手无策。这一幕像极了学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知识时的感受!
那么如果以“教会魔都市民垃圾分类”这门课程为例,面对这种内容枯燥、目标受众复杂的课程,快速、高效让学员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WHAT),怎么进行垃圾分类(HOW)非常重要。而这就是一个从“知识记忆”到“行为改变”的过程。
先来看看图1:如果只看这段文字,粗略看一遍大概能记住多少内容?估计大部分读者甚至不愿意仔细去看一下这段文字。
再看这两张图:图2做了图示化表现,图3在图1图2的基础上加上了实物展示并做了细分。但这仅仅对内容做了美化,从视觉传达角度上来说有了提升,但在信息传递上而言依旧是薄弱的。
这个段子横空出世一下子占据了魔都市民垃圾分类话题TOP榜。虽然描述并不严谨,但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一个复杂的知识点一下子被简单化了。之前我们有提到这门“课”受众非常复杂,而这种纯知识点的内容又很枯燥,于是“猪”作为这群人都熟知的意象,又使用了这种趣味性的描述方式,立刻就使人印象深刻了。
到目前为止,“知识记忆”算是完成80%了。那教学目标“教会市民垃圾分类”达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此时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评估。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份测试题,将小龙虾分成了N块分别回答属于哪类垃圾,把小编给难倒了。利用“猪能不能吃”显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证明了之前我们自以为的“懂”并非真的“懂”。在各种版本飞了一段时间后,官方终于出来辟谣,小龙虾的分类没有那么复杂,直接扔进湿垃圾就可以了。
经过举一反三我们也顺便解决了“珍珠奶茶”的难题。再之后参加“垃圾分类模拟考”就简单了很多,想一想“猪能不能吃”,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不行再查一下垃圾分类表,基本也能混个70分了。
而之后就要着重进行“行为改变”了。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一切知识都是为日后的使用打基础的。
一种是“激励”。例如:很多小区正确倾倒垃圾可以攒积分换奖励。小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86岁的奶奶为了换牙膏毛巾,不惜每天早晚外出倒两次垃圾,还盯着小编父母一起倒。针对这类“喜欢得一些小实惠”的目标受众,这种手段在短期内非常有效。
但需要注意:这种“正激励”的方式适用于改变初期,一旦进入正轨,就要进行调整了,毕竟这种模式有成本支出,并非长久之策。在“垃圾分类”这门“课”上,上海7月1日将正式进入强制时代,倒错垃圾将面临罚款,这则是“负激励”的一种体现。
一种是“反馈”。社区垃圾桶边站着的志愿者大爷大妈每看见一个倒垃圾的人,都会发出一次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只有通过及时、频繁的反馈,加之反复练习,才能促使最终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辅助工具。线下有:免费发放垃圾桶和垃圾袋等;线上有:开发垃圾分类APP等。这些举措都为行为改变提供了便捷。
依靠“激励”、“反馈”,配合“辅助工具”的使用,“行为改变”也变得不那么难了。
经过这半年,我们可以发现,“知识记忆”已经基本完成,“行为改变”也正在进行。那之后该怎样操作?可能是将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学课本,靠几代人的力量,让“垃圾本就应该分类”成为一种大众普遍的认知。
至此,这个知识也完成了从“有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变;这种行为也形成了从“刻意”向“习惯”的转变。
以上,其实都是“教学设计”的范畴。可以看到“教学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不单单是“平面”的,它应该是“立体”的;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行为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目标学员能更高效、便捷地接收学习内容,并从心理到行为都能发生改变。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142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