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白云区垃圾分类上半年处理总量和分类率均居全市第一
2020
08-15

白云区垃圾分类上半年处理总量和分类率均居全市第一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诗敏 通讯员 云宣)近日,记者获悉,位于人和镇华业路上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已经被打造成白云区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公园。目前该园建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成功验收后将对公众开放。这是白云区垃圾分类工作创新的又一举措。

  据了解,今年以来,白云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把垃圾分类作为民生实事抓紧抓实,以“一面旗、一条链、一张表、一个码”四项措施,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全区厨余垃圾日收运量从2019年上半年的40吨稳步提升至近1000吨,进市终端量占全市40%以上,分类率超过20%;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约1000吨,在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白云区坚持党建引领,区领导经常深入挂点镇街和118个农村、48个城中村、284个社区调研督导。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业委会、经济社,各农村、城中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垃圾分类党建联席会制度,引导全区2.3万公职人员和4.8万党员带头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鹤龙街创新制定垃圾分类系列制度,明确党建引领制度和区域责任图,制定制度建设、法律团队、小手拉大手、志愿者服务、市场引入共建机制,分类奖励激励机制,以及个人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投放治理、分类收运、分类执法等指引,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先行作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志愿者成为垃圾分类的第一宣讲团,通过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家庭,逐步形成全民知晓、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白云区投入2亿多元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进行全链条提升,去年以来,全区新建改建分类投放点、分类收集房2587个,569个居住小区(社区)100%实现楼层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配置35处、日处理能力540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为24个镇街配齐厨余垃圾收运输车,确保厨余垃圾及时收运、专车专运、日产日清。

  位于人和镇华业路上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已经被打造成白云区首个垃圾分类科普公园,目前该园建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成功验收后将对公众开放。其中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理垃圾已达20吨左右。

  据悉,人和镇垃圾分类科普公园占地面积约11亩,公园由垃圾分类科普展馆、厨余垃圾处理站、可回收物回收示范点、星级公共厕所和休闲口袋公园五个部分构成。

  据介绍,该公园通过环保公益主题宣传片、互动游戏、触屏资料库、环保作品展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垃圾分类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里的可回收物回收示范点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集展示教育和可回收物回收两种功能于一体,有效对接环卫、清洁人员可回收物交售,全面提升“两网融合”规范性,打造成全区可复制推广的中转站样板。

  白云区抓住厨余垃圾分类率关键指标,建立厨余垃圾分类率排名表,实行每天通报镇街排名、镇街每天通报村(社区)排名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如黄石街以“一张表”为动力,厨余垃圾分类率由原来的近10%跃升到近28%。实行“大分流、细分类”,一手抓提高厨余垃圾量,一手抓其他垃圾减量,切实做到“两手都要硬”。

  同和街白山社区推行城管队员站桶守桶制度,该街城管执法队员每天轮流参加白山社区投放点站桶守点,现场对城中村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和执法宣传,对不听劝阻的居民予以处罚,对每一宗处罚案例均在全街工作群、屋主群、租户群通报,形成震慑,逐步使“要我分”为“我要分”形成一种习惯。截至7月底,该街执法队员到白山社区站桶共计68人次,有关垃圾分类执法处罚1宗,总金额50元。

  此外,白云区开发“云村码”微信小程序,对无物业管理的出租屋,推行“栋长负责制”,实行“楼里分好类、定时上门收、栋长集中投”模式。对临街餐饮档口,实行“厨余公交”收集模式,实现管理人员实时监督、精准督导。

  据介绍,当“餐厨公交”定时上门收运后由工作人员扫“云村码”登记实时垃圾分类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即通过“云村码”系统后台,了解栋长厨余垃圾分类情况及清运台账,针对分类较差或者厨余垃圾分类率较低的栋长加强指导。

  目前“云村码”已覆盖近1万栋出租屋;同和街白山社区沿街所有餐饮店铺也已启用“云村码”实行上门收运。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