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垃圾分类贴心服务避免“破窗效应”
2020
07-27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垃圾分类贴心服务避免“破窗效应”

  近日,有媒体设计并投放问卷进行调查,并结合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探访,发现目前仍有厨余垃圾破袋投放麻烦、垃圾分类冷热不均以及定时投放不合理等三大因素影响着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

  据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3个:排在第一位的是“厨余垃圾破袋,操作麻烦还脏乱”,其次是“看别人没分类,感觉自己白分了”,第三是“定时定点投放设计不合理”。另外,也有不少受访者留言,反映小区内分类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垃圾分类不规范等其他问题。

  太麻烦、不平衡、不合理……这些关键词背后凸显的是市民在垃圾分类中的无奈。厨余垃圾要破袋,不仅要掀开充满恶臭、苍蝇乱飞的垃圾桶,还要将垃圾袋戳破,冒着手被油腻溅湿的“风险”,有的还要把垃圾袋里的餐巾纸、塑料袋、塑料盒等再挑拣出来,操作着实繁琐;小区业主工作时间与垃圾投放时间不匹配,导致业主有空时,垃圾无处扔,业主上班时,垃圾投放的大门又敞开,分类志愿者半天却等不来一个人。还有一些人面对自己分类好,别人不分类,产生了“白分类”的念头,之后也“学”着不分类。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算新,是各地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各地为此也在持续下功夫、抓治理,比如,有的通过安装监控,24小时对准垃圾桶,防止乱分乱投;有的对分类垃圾桶上锁,仅在规定时间开门,并有专人进行指导;还有的利用二维码扫码投放、一户一桶投放等方式,确保谁产生、谁负责,督促业主分类投放。可以说,这些举措,在养成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上确能起到一定效果。

  但从实践看,技术的升级只能让市民群众做到垃圾分类,但如何更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或者避免因做不好而退步,就需要更贴心的服务来支撑。应该说,技术为“用”,服务为“体”,就是要在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从实际出发、替群众着想,对其中产生的一刀切、刻板化、不人性化的举措加以改正、优化,用更多便利让市民愿意分类、善于分类、甚至爱上分类。

  比如,面对厨余垃圾破袋不便的问题,不妨利用可降解垃圾袋及机器破袋处置,让厨余垃圾能直接袋装投放。对于条件有限的,也建议在垃圾箱旁配上自来水、消毒液及洗手液,便于居民破袋后洗手。对实行定时定点投放的地方,要考虑上班族、夜班族的作息时间,征询居民对投放时间的意见,用好“预约投放”“错时投放”,不至于错过时间的垃圾“无处安放”。

  至于说,从“看到他人没分,感觉自己白分”的说法来看,更是种“不良”心态的表现。一方面,要对屡不分类者除教育、警告外,依法予以处罚,以法律的强制,守住垃圾分类的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奖罚分明,对分类优秀者予以公开表扬,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发挥优秀示范引领作用。

  针对垃圾桶、垃圾站房垃圾满溢、污水乱排、臭气熏天等问题,各地也要转变传统观念,垃圾房不能是脏乱差的代表,更应是一个清洁、美丽、充满诗意的地方。在这项工作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早已开始了有益探索,把小区垃圾房打造成一处处绿色、漂亮、时尚的景点,有的垃圾房甚至成了小区“网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习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开展垃圾分类投放,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垃圾分类推进之路必然有其曲折的一面,但分类的趋势、分类的未来也必定光明。只要我们紧盯细节,及时堵住问题的“破窗”,就一定能实现全民分类的目标,为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添砖加瓦。(吴昊)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