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垃圾分类努力践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理念
2020
07-27

垃圾分类努力践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理念

  闵行区浦锦街道的红醍半岛小区整个小区都不设垃圾桶和垃圾投放点,垃圾由每天固定时段开进来的“绿色专车”清运。 图为红醍半岛小区内景。

  大家常说,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性行动。全民性,寓意这项“新时尚”所涉及的广度和力度。

  上海有1.3万余个居民区,情况各异,生活垃圾分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考验的是基层治理智慧:既要能搞定普遍性问题,又能解决得了特殊性、少数派的难题;既要秉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共性原则,也鼓励“一小区一方案”的个性施策。垃圾分类,已成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试验田。

  生活垃圾依法强制分类一年来,看似围着垃圾转,实质是居民思想认同、形成自觉的过程。这其中,基层治理能力相当关键。把舞台交给社区本身,把话筒递给每一位相关人,大家共同谋治,才能共同探索因地制宜的好策略。

  闵行区浦锦街道的红醍半岛小区有点“奇怪”,因为你走遍整个小区,都找不到垃圾桶和垃圾投放点。

  难道这个小区的居民日常都不产生垃圾?他们把垃圾扔到哪里了呢?原来,小区里每天固定时段都会开进一辆“绿色专车”,小区东南西北各设有一个站点,在指定的4个投放时间段内,“绿色专车”会依次在各站点停留15分钟。居民可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站点按时分类投放垃圾。这样兜一圈用时1小时,平均每个居民投放时间只要4分钟,足以保证200多户居民都能方便扔垃圾。

  谈起“无桶小区”的推进之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文龙形容为 “冒险”。原本,居民大约每4户人家共用一个大型垃圾桶,每天由物业上门拖运这些垃圾桶,收集垃圾。去年初,小区酝酿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考虑撤走垃圾桶。这样一来,居民往哪里扔垃圾成了新问题——如果去小区外的垃圾厢房扔,显然有点远,最远投放距离要走15分钟;如果在小区内设垃圾投放点,又恐对环境产生影响,况且谁也不愿意垃圾投放点在自家门口……

  正当居民处于观望状态时,居民区党支部牵头开展民意调查、收集和归纳。在一些居民代表的建议下,小区想到垃圾分类移动车的方法,并查阅了异地应用的经验成果,此后居民一呼百应,“绿色专车”高票入选。

  经过一年多运行,小区环境更整洁了,因为没有垃圾桶,就不需要志愿者值守,由驾驶员兼任分类监督员,也减少了用人需求。

  60岁以上,约40人;80岁以上,约25人;9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9人——居住人口老龄化是虹口区大桥大楼的时下写照。这座建于1935年的大楼,2005年入选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原本每层楼通过管道井投放垃圾,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弃管”后,居民投放的便利性受到影响,对高龄及独居老人尤为不便。

  一方面,居委会采用志愿者与独居老人一一结对的形式,每天帮独居老人扔垃圾。另一方面,对照顾老人的保姆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其正确分类。志愿者代表告诉记者,居家保姆原本跟大楼大多数居民是不来往的,自从垃圾分类实行之后,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保姆们也融入社区,社区氛围越来越温馨与亲密,这是之前没预料到的。现在已有不少保姆主动请缨,不麻烦志愿者,由她们直接负责整层楼独居老人的垃圾代扔。

  在北外滩街道,像大桥大楼的例子比较有代表性,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聚集了多处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由于风貌保护要求,无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街道应对有招,实施“一公寓一方案”方式,差异化解决不同问题。在小浦西公寓,由于空间过于有限,确实没有条件建造垃圾房,街道决定实施定时上门收集清运的方式展开垃圾分类工作。居委会干部、志愿者包干定时上门收运,经过一段时间轮流值守和带教培养,居民逐渐养成每日晚间定时投放的好习惯,成为自治管理的新案例。

  垃圾分类这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让每个主体、每个环节都“动”起来,垃圾分类才能真正铺开。

  考察垃圾分类做得如何,首先需要明确评价标准。目前上海垃圾分类的阶段性工作,其中一项主要评价指标就是垃圾的分类率和居民的知晓率。从数据看来,这两个指标都超出预期。《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一年间,市民基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2018年的15%倍增到如今的90%。

  换一种视角来看成绩,市民积极践行“新时尚”的动因,是对垃圾分类准则的重视,也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认可。社区基层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人,也是把垃圾分类理念贯穿到底的“触角”。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时常入户宣传,依次突破“五重门”——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心门,大家各显神通,有的成立智囊团,有的制定垃圾分类专项规约,有的在厢房和楼道设立“新时尚榜”……这些精细化管理举措,推动垃圾分类坚持长效、保持常态。(记者 史博臻)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