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蔡奇:狠抓北京居住小区垃圾分类 用好“两桶一袋”
2020
07-09

蔡奇:狠抓北京居住小区垃圾分类 用好“两桶一袋”

  (原标题:紧盯这件关键小事,蔡奇陈吉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

  7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蔡奇来到首钢鲁家山循环经济基地、石景山区,调研检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他强调,垃圾分类事关市民群众生活环境、基层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市民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也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重点、整体推进,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紧紧依靠市民群众,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一同调研检查。

  首钢鲁家山循环经济基地由停产矿区改建而成,是国内首家获批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垃圾、餐厨垃圾等处理于一体,设计其他垃圾处理量30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量100吨/日。在餐厨垃圾处理厂,蔡奇、陈吉宁察看垃圾预处理设备和收运处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了解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处理情况。蔡奇要求,做好垃圾综合处置利用,把垃圾分类整个链条串联起来,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构建更加完备的处理体系。

  随后,市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来到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四季园社区察看垃圾分类点、垃圾楼等。看到分类指导员从垃圾桶中拿出居民未正确分类的垃圾袋,再一一破袋、重装、消杀,蔡奇对他道声辛苦,叮嘱社区干部说,没有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很难持续。要抓紧组建业委会、物管会,把居民广泛发动起来,自己的事自己管,推动习惯养成。

  蔡奇来到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看望工作人员,并进行座谈。他指出,在疫情防控下推进垃圾分类,重要的是抓好统筹、相互借力。要充分认识垃圾分类是搞好环境卫生、助力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涵、建设健康社区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要抓好发动群众环节,做到垃圾分类与社区防控相得益彰,与实施物业管理条例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相互结合,让环境卫生意识和守护家园的自觉进入市民生活新常态。

  蔡奇强调,要抓好宣传引导,做到条例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引导社会各方履行垃圾分类法定责任,提高居民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做好强制分类、巩固成果。学校、医院等要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宾馆、饭店、商超等抓好突出问题整改,逐步实现全覆盖。要狠抓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多与居民商量,引导居民用好“两桶一袋”,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的数量和质量。督促物业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对无物业小区要发动居民成立业委会、物管会等,依靠群众力量,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蔡奇强调,要抓收运环节,加大清运频次,衔接好前端投放、后端处理各环节,对混装混运严格执法,统筹设置建筑垃圾、大件垃圾、有害垃圾交投点、暂存点。要抓设施建设管理,瞄准2025年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加紧推进焚烧设施规划建设。保障生化设施处理能力,确保厨余垃圾分得出、处理好、利用好。强化填埋设施管理,做到有序退出。优化垃圾中转站、分拣中心等设施布局,抓好垃圾楼日常管理,做到干净无臭味。严格规范处理涉疫垃圾、医疗废弃物。要抓源头减量,严格执行新“限塑令”,推动电子商务、快递、外卖包装绿色化和减量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光盘行动”,鼓励净菜上市。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研究垃圾分类计价、计量收费制度,倒逼源头减量。

  蔡奇要求,严格落实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市级指挥部强化指导协调,坚持调度机制。市城管委健全垃圾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全流程精细化监管。市有关部门履行好行业管理责任。各区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靠前抓,各街道(乡镇)、社区(村)要把垃圾分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强化党建引领,用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发动各方力量“一起干”,共建美好家园。

  陈吉宁指出,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厨余垃圾分出量增长、混装混运现象减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要继续抓紧抓实这件关键小事,深入总结经验做法,把握节奏和力度,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改进相关措施,优化流程模式,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要依据条例规定,推动各方责任落实,探索建立易于考核、追查责任的工作机制,敢于较真碰硬,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坚持久久为功,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工作成本。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主动带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识政君自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本市垃圾分类低调开局,势头良好,初步形成“六升两降”八项成效。其中,家庭厨余日均分出量提升三倍,达到1409吨,环比4月底增长356%,8月底前还将力争达到2000吨。

  不仅家庭厨余分出量上升,厨余垃圾分出质量也有所提升,合格点位数达68%。此外,本市桶站配置合格率达到90%以上,指导员值守率由20%-30%上升至41%,宣传动员覆盖率和执法检查力度也在持续提升,市民知晓率达80%以上,开展宣传的小区占93%。“两降”分别是:其他垃圾清运量同比去年下降13.4%,执法检查和市级抽查的问题率均呈下降趋势。

  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本市不断完善的机制体系和持续有力的工作举措。

  抓组织体系重构,促战时机制落地。市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物业管理、社区工作、执法保障、监督检查、宣传动员等7个工作组。各区成立区级指挥部,建立战时机制,坚持每日调度。

  抓政策措施配套,促条例落地实施。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相互促进。研究推进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不合格不收运暂行规定等政策措施30项,指导工作开展。

  抓硬件设施改造,促分类链条衔接。开展“桶”“车”“站”“楼”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确保功能齐备、规范统一。新建改造分类驿站241座,年底前将完成601座提升改造任务;完成1.8万组分类桶站提升改造;完成472辆垃圾运输车涂装工作;完成43座密闭式清洁站提升改造。

  抓督导指导检查,促问题曝光整改。每日出动8-10个组进行专业抽查。组织干部职工及志愿者开展住地协查,覆盖16个区221个街道乡镇806个小区,每周出一份成绩单。同时与12345平台紧密对接,收集分析市民反映。在《北京晚报》设置曝光台。

  抓有序有效执法,促责任主体落实。紧抓十类管理责任人,检查宾馆饭店、餐饮行业、商场超市、居民小区、在施工地等主体责任单位12.27万家,发现问题1.27万家,问题率10.4%,立案5230起。其中,查处混装混运行为71起,罚款109万元。

  抓舆论宣传发动,促市民习惯培养。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成立市区宣讲团,开发“垃圾分类宝典”、小游戏、小视频等。针对不同学段录制课程,推动进入开学第一课。利用党员“双报到”、社区议事协商、修订居民公约、开展入户宣传等方式,推动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楼院、进家门。

  抓行业引领牵总,促属地创新实践。各区各部门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各区发挥主力军作用,创造了鲜活的工作经验。强化基层创新,善用科技手段,试点“一户一码”智能分类方式,研制“破袋神器”、可降解袋等。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