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专家谈垃圾分类:尽量少让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箱干湿分开
2020
07-06

专家谈垃圾分类:尽量少让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箱干湿分开

  如今,人们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逐渐增强,分类垃圾桶也随处可见。但垃圾分类的整体配套体系建设仍需要加强。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蒋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居民角度来说,要注意尽量少让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箱,要减少湿垃圾进入垃圾处理中。

  蒋建国:我国垃圾分类有几个发展阶段。20年前,国家有8个试点城市进行垃圾分类,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但延续了几年没能推广开。2008年前后,地方政府关注垃圾分类,一些人口比较多的、垃圾流量大的城市,比如广州,就想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行减量。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化比例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垃圾产生量大、垃圾处置设施压力大,垃圾分类的呼声很高,很多城市也花了大力气试点、推广、制定政策,进行垃圾分类。从总体情况来看,每个阶段的垃圾分类政策都起到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作用,但是垃圾分类可能还未达到预期效果。

  蒋建国:我国三个阶段的垃圾分类高潮期特点不同。这几年新型垃圾的产生对垃圾分类产生了新影响,垃圾的特点在发生变化,快递和外卖行业增加了垃圾产生量。

  针对这一部分垃圾,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这些都是大型企业,都有平台在提供支持。政府如何让这些企业有意识地降低包装量或者采取回收措施,现在还缺乏研究。有些地方在做一些工作,但是收效甚微,最后还是产生了大量垃圾。

  蒋建国:根据垃圾的产生可以将城市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学校、公司、火车站、机场和居民区的垃圾产生情况不完全一样,垃圾的特征、类型也不完全一样。居民区的垃圾属于城市垃圾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垃圾也是最复杂的。要搞清楚居民区能够回收的垃圾是以什么为主,除了大件家具、废旧电子产品垃圾,主要就是纸张和塑料,还有少量的可以回收的金属和玻璃。

  在进入垃圾箱之前,已经有很多垃圾被回收了,特别是纸、包装箱和瓶瓶罐罐等,而且这个比例其实是比较高的,这与人们勤俭持家的好传统有关。管理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剩下的居民区垃圾还有多少是值得去分类的。

  居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想分类,但是整个系统不完善,垃圾箱分类标识设置不清楚,每个城市和小区不一样、不统一。另外,分类系统不匹配,垃圾桶按照分类设置,但是收运又是一股脑的。后端没有配合前端的分类建立回收设施。

  另外,对于居民参与,我们强调的都是居民区的垃圾。但是,整个城市垃圾的产生、分类和减量实际上不局限于居民区,比如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饭店和食堂餐厨垃圾的集中处理,还有以大件家具为主的大件垃圾集中回收处理。另外,现在城市的绿化越来越好,园林垃圾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在轻工业混杂的商业区,还有以工业垃圾为主的垃圾。这些处理工作有的需要依靠相应制度的完善来取得一定效果,有的和居民的配合有关。

  蒋建国: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源头上来说,通过非政府组织就已经对垃圾进行了一部分回收,特别是这几年,废纸涨价很快。在一部分小区,居民已经自发地把可以卖的垃圾卖了,前端物业、垃圾回收人员也在回收。设置分类要看剩下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究竟有多少。

  另外,政府要充分利用和完善非政府回收体系,采取措施有序引导其健康发展。只要这一体系健康发展,垃圾减量的源头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废品回收效率会受到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废品价格低时,怎样保证这一体系健康运转,是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

  废品、纸张回收的下游产业也会影响前端回收、减量效果。比如纸张、塑料回收后去哪了、干什么去了,肯定有下游产业。那么,下游产业能不能健康发展,怎样不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也应该要有一定的机制去规范。

  蒋建国:从家庭来说,垃圾还是很分散的。有些垃圾可以混在生活垃圾中,分出来反而麻烦。比如感冒药,十片吃了五片,剩下的五片可能就丢掉了。从危废管理角度来说,这类危险垃圾其实是少量的,可以混合在生活垃圾中。我们简单设置一个危废垃圾筒,设了之后可能也没人去回收,回收了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效果反而不好。

  实际上,在可回收垃圾回收了以后,剩下的垃圾其实也没有什么潜在价值了。比如被玷污的纸张、脏的塑料袋,虽然从组分上来说也是纸张和塑料,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回收价值。

  生活垃圾里面比例较高的厨余垃圾,容易造成投放和收运过程中恶臭、脏水、蚊蝇滋生,这个处理起来是比较难的,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关系。要尽量少让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箱,比如,汤汤水水尽量不要扔到垃圾箱里,可以通过下水道处理,一些小区的下水道已经有垃圾粉碎器。要减少进入垃圾处理中的湿垃圾,做到垃圾投放过程中干湿分开。

  (原题为《要注意少让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箱——访清华大学环境固体废物控制研究所教授蒋建国》)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