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2020
06-27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立式垃圾热解焚烧炉焚烧工艺技术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立式垃圾热解焚烧炉焚烧工艺技术 立式垃圾热解焚烧 工艺 北京龙腾华创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 电话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立式垃圾热解焚烧炉焚烧工艺技术 一种适合中小县城的立式垃圾热解焚烧炉焚烧工艺技术 立式垃圾热解焚烧 工艺 北京龙腾华创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 电话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燃组分大量增 加,热值明显提高。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已经成为垃圾无害化、减 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 术领域, 热解气控焚烧炉技术以其先进的燃烧机理和技术特点以 及较低的投资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正在得到较多的推广应 用,行业领域也在关注这种技术的发展和运行效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用热解气控焚烧炉技术建成了处理 量为 100t/d 的生活垃圾处理厂。 该厂主要设备是 1 台立式旋转炉 排热解气控焚烧炉,入炉垃圾的低位热值为 6280kJ/kg,指导运 行的焚烧工艺是针对垃圾的品质特征和对应设备的技术特点而 组织起来的高温快速热解焚烧工艺。 不同品质的生活垃圾需要配 置不同适用性能的焚烧工艺, 有效的燃烧组织和合理的优化控制 是取得好的运行效果的关键。两年的运行实践证明,运用这种焚 烧工艺建立起来的焚烧炉整体燃烧工况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规定 的“3T”要素和焚烧稳定、高效、低污染排放的最基本要求,并 且对垃圾品质的季节性波动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1. 热解气控焚烧炉的运行 . 1.1 燃烧机理 燃烧机理 传统的垃圾直接焚烧是在助燃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加热有机 1 可燃物,强制可燃物质充分氧化燃烧。为满足充分燃烧的需要, 其过量空气系数一般按 1.6~2.2 设置。而热解气控焚烧炉技术 的燃烧机理是垃圾先在一燃室供氧不足的条件下部分燃烧, 利用 其燃烧热使其余垃圾的挥发成分被热解气化生成可燃气体。 制备 出来的可燃气体在二燃室富氧条件下充分燃烧, 热解后的含碳残 留物在一燃室继续燃尽。 这种技术通过控制两个燃烧室的供风量 和温度来实现垃圾的热解气化和完全燃烧, 其过量空气系数一般 按 1.3~1.5 设置。这种控制空气氧化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燃 烧组织方法的独特性。 燃烧工况 1.2 燃烧工况 生活垃圾热解气控焚烧炉设圆柱型结构的第一燃烧室和第 二燃烧室,采用先热解后燃烧的两级燃烧方式,两个燃烧室均未 布置任何受热面(二燃室后面设置导热油换热锅炉) 。一燃室从 上到下由给料系统、旋转布料器、炉膛、旋转炉排和出渣系统等 部分组成。 在正常运行时炉膛内部按燃料层降运动顺序从上到下 分为三个垃圾燃烧区带; 上层为干燥热解带, 中层为高温燃烧带, 下层为燃尽冷却带(见图 1 焚烧工艺示意图) 。 上层的干燥热解带实际上是一个垃圾料层厚度在 400 ㎜~ 500 ㎜、 燃烧温度在 750℃~800℃的具有巨大热库效应的高温熔 池。 入炉垃圾呈单颗粒状态落入熔池马上被大量高温床料和高温 热解烟气流吞融混合, 在缺氧条件下迅速升温、 干燥、 热解气化, 甚至与燃烧重叠进行。旋转布料器将新鲜垃圾连续、均匀地布撒 2 在燃烧面上,将不断生成的燃烧火焰覆盖保证有机物热解的进 3 图 焚烧工艺示意图 行。干燥热解带的运行是一个保持炉膛相对静态燃烧、维持有机 物热解气化反应持续稳定进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释放出来的大量 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气体(热值 2500~3000 kJ/ m3)与高温 烟气流混合在炉膛负压作用下被送往二燃室。 在干燥热解带的下 方是料层厚度在 1500 ㎜、燃烧温度在 800℃~850℃的高温燃烧 带。下移到这一层面的高温物料与输入的一次风(底风)和二次 风(腰风)充分混合反应发生剧烈的氧化燃烧,放出热量造成炉 内高温,而垃圾燃料本身质量也随着剧烈的燃烧过程逐步减少。 高温燃烧带的运行是一个持续释放的挥发分燃烧与固定碳燃烧 4 并存并且相互促进的燃烧过程。在高温燃烧带下方是有 1650 ㎜ 燃尽行程的燃尽冷却带, 下移到这一层面的残渣中仍有少量未充 分燃烧的可燃质将在一次风的作用下继续燃尽, 炉渣被一次风冷 却后由旋转炉排破碎排出。 第二燃烧室是独立设置的气相高温燃烧区域, 同时也是烟气 颗粒物沉降室。 来自一燃室的高温可燃烟气流进入二燃室马上与 射入的三次风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理想的漩涡湍流,在 850℃~ 1100℃温度域充分燃烧并保持停留时间≥2s,使在一燃室燃烧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在二燃室的高温条件下被分 解摧毁。二燃室的燃烧工况体现了“3T ( Temperature Time and Turbulence) ”要素的全部内容:足够高的温度(≥850℃) 、停留 时间(≥2s)和较高的湍流度,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烟气净化处理 负荷。据此,在系统下游烟气净化处理单元配置了经济实用的 Ca(OH)2 反应+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的干法烟气净化工艺。 1.3 运行目标 . 运行目标 生活垃圾焚烧追求的是一个稳定高温和高效率的焚烧状态, 但是在实际燃烧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造成燃烧的不 充分、 不稳定。 影响垃圾焚烧过程的主要因素有生活垃圾的性质、 温度、停留时间、湍流度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这些影响因素也 是焚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着眼点和控制参数。因此,在 合理配置焚烧工艺、组织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些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可能的条件下合 5 理运用一切控制手段及时有效的控制各种影响因素, 使其向着有 利于垃圾充分稳定燃烧的方向发展 〖1〗 。 组织生活垃圾热解气控焚烧系统正常运行需要达到的几项 主要整体控制项目和目标是: (1) 垃圾入炉前的质量控制目标: 混合均匀, 含水率降低 10% 以上。 (2) (3) (4) (5) (6) 二燃室温度不低于 850℃,烟气停留时间≥2s。 一燃室炉膛温度 750±50℃,高温燃烧带温度 800±50℃。 保证预定的最大垃圾焚烧量。 炉渣热灼减率不大于 5%。 焚烧炉设备在安全的条件下经济运行。 2.焚烧工艺的把握与控制 .焚烧工艺的把握与控制 工艺的把握 2.1 垃圾入炉前的质量控制 . 垃圾入炉前的质量控制 生活垃圾的发热量和含水率是影响其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 因此,从垃圾入厂开始就要采取可能的措施来降低含水率,改善 均匀度,提高发热量,为垃圾入炉稳定燃烧创造有利条件。经济 技术开发区是制造业密集区域,其特有的集团垃圾(企业机关工 作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组分杂、热值高,与高水分、低热值的 居民生活垃圾相比差异很大, 不同类型垃圾混杂进厂给燃烧控制 带来困难。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不同类型垃圾的粒度、水分、 热值和燃烧性能进行连续的调整操作: (1) 6 可靠的渗沥液收集系统保证沥出水分能迅速进入渗沥液 池,尤其要避免季节性的“泡水垃圾”产生。 (2) 垃圾抓斗进行搅拌翻倒作业,使垃圾组分混合均匀并脱 除部分泥沙。 (3) (4) 垃圾在储池内分区堆存,保证 3~4d 的堆酵脱水期。 进料系统设置上、下两级液压推料器,上层推料平台分 批供料,下层簸箕式推料器和旋转式布料器连续给料、 单颗粒布料,使入炉垃圾的匀质和脱水效果更好。 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垃圾的物理性质和反应特性普遍得到改 善。经对比化验测算,入炉垃圾品质指标大大优于入厂垃圾品质 指标,垃圾低位热值有时甚至相差 15%以上。这对提高燃烧效率 和实现焚烧稳定大有助益,也有利于热解气控焚烧过程的控制。 2.2 一燃室温度的控制 . 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温度是显著的影响因素。生活 垃圾的燃烧温度越高,燃烧速度越快,垃圾燃烧的越完全,有毒 污染物分解的越彻底。 本高温热解气控焚烧工艺要求一燃室高温 燃烧带的温度控制在 800℃~850℃,目的是使垃圾可燃挥发分 能够最大量的快速析出,固定碳成分得到有效彻底燃尽。这个温 度范围比一般采用的不高于 700℃的低温热解工艺温度提高了 100℃~150℃。其理由在于; (1)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大多数有机物在该温度下可达到良好 的分解和无害化破坏, 有利于消解二恶英类等有害成分。 (2) 这个温度能够维持一燃室上部的炉膛温度和干燥热解带 7 温度保持在 750℃~800℃的相对高温热解气化环境,有 利于热分解速率加快、气体产率增加,保证垃圾高温热 解气化反应的稳定进行。而这一过程的稳定运行又为在 二燃室进行的烟气二次燃烧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 温度保障。 (3) 该温度范围的燃烧反应较快,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充分稳 定燃烧。同时在该温度区域灰不会熔化,燃烧空气中的 氮也不会大量转化成 NOX。 一燃室温度的调节控制主要是通过助燃空气的合理分布、 调 整送风量和调整给料量来实现的。 2.2.1 助燃空气的立体分布 一燃室的助燃空气由一次风和二次风组成。一次风(底风) 为环境温度,从炉排底部输入炉内,逆垃圾层降方向从下向上运 动, 在通过燃尽冷却带时被高温残渣加热后到达高温燃烧带参与 燃烧。二次风(腰风)的温度为 260℃,二次风由环绕炉膛腰部 的高温燃烧带位置分 4 层均匀布置的 16 个送风孔水平射入炉内 燃料层参与燃烧,各层风量调节通过操作风门开度加以控制。一 次风与二次风在高温燃烧带共同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高温助 燃空气网。 这种立体的且相互切割的助燃空气流结合旋转炉排对 垃圾翻动功能的共同作用,使助燃空气与垃圾物料的挥发分、固 定碳充分混合接触,为垃圾提供了很好的双面着火条件,使燃烧 温度分布均匀,局部过热结焦现象减少,克服了通常垃圾焚烧过 8 程中经常出现的因氧传递障碍造成的焚烧短路和 “烧不透” 问题。 优越的传热传质条件维持垃圾在 800℃~850℃温度域稳定燃烧。 2.2.2 送风量的控制 入炉生活垃圾作为一种最复杂、最不稳定的“燃料”随时会 引起一燃室温度的波动, 而送风量的每一次调整也都会带动一燃 室温度的变化。 送风量偏大炉温偏高会造成热解析出的可燃气体 在干燥热解带或炉膛空间的过量燃烧, 由此导致进入二燃室的可 燃气体总量减少而迫使二燃室的温度降低 , 甚至使二燃室的气 相燃烧难以维持。而送风量偏小又会带来温度降低、垃圾燃烧不 充分和污染物增加等一系列恶果。这种控制空气氧化的特点,使 对燃烧工况的控制变得比较复杂。 一次风和二次风由两台送风机分别独立送风。 二次风送风量 约占助燃空气总量的 50%~65%,一次风送风量一般按二次风送 风量的 1/3 配置,但一次风风压要高于二次风风压 1 倍。在正常 燃烧工况建立之后,主要通过以下操作对一燃室温度实施控制。 (1) 送风机的变频调速控制以微量调节为主,避免送风量的 大范围变化引起温度剧烈波动。 (2) 在送风量调节的同时应配合给料量的调整,以共同应对 抵消垃圾成分变化给温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3) 送风量的调节应与引风机引风量的调节交互配合,保持 炉膛内合适的负压环境。 (4) 对炉膛温度偏高或偏低的控制;在掌握合理的干燥热解 9 〖2〗 带料层厚度的同时,调整二次风最高一层水平送风管的 风门开度来调节这一层面的风量,达到强化或减弱这一 层面燃烧状况的目的。 (5) 当炉渣热灼减率偏高时 (>5%) 说明垃圾燃烧不完全或 , 垃圾在炉内停留时间不够。应适当加大一次风和二次风 风量强化燃烧或降低炉排转速延长残渣燃尽时间。 (6) 当燃尽冷却带的温度偏高时(>300℃) ,说明高温燃烧 带层面下移并且燃烧延时,需要加大二次风送风量强化 燃烧并且给料量跟随调整适度减少。 (7) 保证足够高的二次风入炉风温,这对于提高热解效率、 加剧燃烧和保持炉温稳定至关重要。 二燃室的运行控制 2.3 二燃室的运行控制 二燃室进行的烟气燃烧是气态的空间燃烧,燃物是一燃室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燃性气体和烟气流挟带的颗粒碳素等 产物。因此,一燃室良好的燃烧组织状况是实现二燃室气相高温 燃烧的前提。二燃室的温度一般在 850℃~1100℃之间运行。对 二燃室温度的控制首先是通过对三次风送风量的调节来完成, 三 次风的流量约占整个助燃空气量的 10%~15%,主要作用是加强 对高温烟气流扰动混合的同时及时补充加剧燃烧的氧气需要。 三 次风送风量的增减一般由出口烟气中氧含量和二燃室温度来具 体确定,当炉温超过 1100℃时,可加大风量降低炉温。其次是 要保证三次风的温度不低于 260℃,足够高温度的助燃热空气可 10 以有效的促进可燃气体着火,提高绝热火焰温度,强化燃烧。 焚烧烟气在二燃室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烟气中有害物 质分解的彻底程度,并且与温度密切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烟气温 度≥850℃时停留时间≥2s,烟气温度≥1000℃时停留时间≥1s。 对于烟气停留时间的控制, 一方面是通过调节引风机的速度来确定一 个合适的负压值范围,使二燃室的烟气流速维持在 7m/ s 以下(烟气 流程按二燃室烟气入口至换热锅炉入口为起止点总长度为 14m) 。另 一方面, 沿炉体圆周切向进入的烟气流在三次风的推动下形成了环内 炉壁运动的漩涡,延长了烟气行程也就延长了停留时间,可以保证烟 气中的气态可燃物和悬浮颗粒物充分燃烧, 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 低程度。 垃圾停留时间 2.4 垃圾停留时间 垃圾焚烧的停留时间有两层含义; 一个就是焚烧烟气在二燃 室的停留时间。 另一个是指生活垃圾从进入一燃室开始至燃烧结 束炉渣排出,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生活垃圾在焚烧炉中的停留 时间必须大于理论上干燥、热解、燃烧和燃尽的总时间。在实际 运行中,垃圾在一燃室的停留时间一般需要 105min 左右。合理 把握停留时间是重要的控制元素。 控制垃圾在一燃室停留时间的目的是在保证充分燃烧的同 时谋求高效率的处理垃圾。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对垃圾成分的变 化、干燥热解带料层厚度的把握、燃烧温度的波动和炉渣燃尽效 果的实时观察和综合判断基础上的,对垃圾焚烧量、热解气化产 11 率、温度和炉渣热灼减率几项指标都产生着影响。因此,控制就 要求对这些环节的变化应尽快作出反应。 控制手段包括给料速度 和排渣速度的调节以及旋转布料器速度的调整, 这些控制经常是 DCS 自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相互转换配合进行的。 焚烧温度和垃圾停留时间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 在较高的 焚烧温度下, 通过加快进料速度和排渣速度适当缩短停留时间可 以维持较好的焚烧效果; 同样也可以在焚烧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适 当延长停留时间,以满足充分燃烧的需要。但是,垃圾在炉内停 留时间过短会引起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而停 留时间过长也会造成焚烧处理量减少,效率降低不经济。因此, 垃圾在一燃室停留时间的长短应由掌握的具体情况确定, 把握的 原则是;勤观察,多微调,保证工艺要求的燃烧温度、热灼减率 和预定的焚烧量 2.5 负压值和氧含量 2.5.1 负压的控制 一燃室正常运行时炉膛负压值应控制在-80pa 左右,控制 方法是调节引风机的转速使炉膛负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实 际操作中,炉膛负压值过高会使过多空气渗入炉内,导致燃烧温 度下降,排烟量增加。同时也造成高温烟气流过快地通过二燃室 到达换热锅炉, 不利于烟气中可燃成分的充分燃烧和有害成分的 分解。而炉膛负压值过低也容易形成正压燃烧,造成炉内废气外 泄污染环境,导致一燃室、二燃室无法正常运行。 12 助燃空气送风量的变化是影响炉膛负压波动的主要因素, 当 送风机控制系统调节的同时则引风机会跟随动作, 使炉膛负压稳 定。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操作人员虽然作出了调整,但仍显示负压 值偏低并且不稳定。 这时应检查从一燃室至引风机全程排烟气通 道的压力分布是否异常, 通常是换热部位因颗粒物和积灰堵塞造 成烟气流通不畅,故障排除后即可恢复正常。 影响炉膛负压波动的另一个因素是一燃室气密性是否良好, 气密性不好将影响炉膛负压稳定和降低可燃气体质量, 而且造成 不应有的热损失。这就要求在设计构造阶段处理好进料口、出渣 口和动静结合部等开口部位的密封问题,在运行过程中保证料 封、渣封、水封等各个环节工作可靠。避免冷风漏入, 热气外泄, 减少热损失,保证炉膛负压稳定。 试运行期间对一燃室、 二燃室炉体外壁实施了厚度为 100 ㎜ 的岩棉保温,大大减少了散热损失,这对保持炉温很有必要。也 是降低能耗、安全生产和改善工作环境的需要。 2.5.2 氧含量的控制 国家标准规定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含量为 6~12%。烟气氧 含量可以正确反映过量空气系数, 是进行反馈控制焚烧炉燃烧工 况的重要参数, 也是检查垃圾给料量与送风量配合是否恰当和衡 量垃圾燃烧工况好坏的一个指标。 氧含量与烟气出口温度成反比 关系,当燃烧工况较好温度较高时,燃烧消耗氧量增加,使烟气 中氧含量降低。但氧含量过低则表明助燃空气供给不足,燃烧不 13 完全。如果氧含量大于基本值,则意味着燃料量不够,燃烧效率 不高,需要适当加大给料量强化燃烧并适度减少停留时间。需要 引起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适当加大给料量意味着升温,但也不 排除有时由于垃圾成分的变化,加大给料量反而导致炉温降低。 2.6 热灼减率 热灼减率是指垃圾焚烧后的炉渣中残存的未燃尽成分的比 例指标,是判定焚烧炉运行正常与否、燃烧是否充分的最有力的 数据。试运行期间连续 5 个月炉渣热灼减率检测结果见表: 检测序号 热热灼减率(%) 1 3.91 2 4.05 3 2.83 4 3.87 5 4.03 平均 3.73 可以看出,5 次检测的结果均未超过 5%,符合国家《生活垃 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 3. 结语 (1) 通过优化二次风配置提高炉温和合理控制干燥热解 带料层厚度, 是高温快速热解气控焚烧工艺能够实现 快速热解与充分燃烧的要点。 (2) 垃圾热解气控焚烧运行过程存在大惯性、 大滞后和干 扰多等不确定因素, 因此, 对运行过程控制有较高要 求。 有经验的操作员的准确判断、 综合分析和恰当的 操控是维持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 (3) 有时由于受垃圾成分多变的影响和单炉焚烧处理规 模较小的限制,为保持焚烧稳定,DCS 控制系统和人 工调节相互配合对运行过程进行控制是必要的。 14 (4) 运行实践证明; 立式垃圾热解气控焚烧炉技术具有入 炉垃圾不用破碎预处理、 不需要辅助燃料助燃、 烟气 污染控制较容易和启炉停炉较方便等诸多优点, 但也 存在垃圾热值太低时正常的燃烧工况难以建立和保 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益,赵由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海瑞,王华.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气化熔融焚烧过程控制.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15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