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个村子,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配有一绿一黄两个垃圾桶,绿桶放可堆肥垃圾,黄桶放不可堆肥垃圾。村民们不用出门倒垃圾,一早一晚,保洁员准时上门收集。
实行垃圾分类前不是这样。垃圾攒多了,放筐里背到村外,找一块空地,一倒了之。
一年前,任县以小屯村为发端,先行先试三个月后,又新增张庄村、大寨村等试点村。今年年底前,全县要有39个村庄试行垃圾分类。
“乡亲们出来看,大街有了收购站;三轮车大街停,车上放着四个桶;又有蓝来又有绿,垃圾分类要牢记……”7月5日傍晚,任县小屯村保洁员僧杏云骑着垃圾收运车,开始挨家挨户收集垃圾,车上的小喇叭反复播放着这则顺口溜。
顺口溜的作者叫王合申,也是小屯村村民。他告诉记者,这是他按照垃圾分类的内容自己琢磨出来的,原则就是要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一边说他一边唱起来:“塑料袋、食品袋,还有家里的衣裳片儿,不可堆肥放一块儿;瓜果皮、烂菜叶,这些可以倒一块儿;烂纸箱、啤酒瓶,收拣起来也有用……”
小屯村的垃圾分类,不只是说得顺溜,实际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也走过弯路。”任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国强说,县里之所以选择小屯村作为试点,主要是因为这个村“条件”好,一是人口少,才600来人;二是村里环卫标准一直不错。
但山歌好唱难起头,在小屯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小山看来,村里的垃圾分类开始并不容易。
2018年7月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有不少村民质疑:“一些大城市都搞不好垃圾分类,咱们一个小村能行吗?”
再三讲政策、做工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才是长久之计。
最开始,小屯村参照一些城市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其他”三类。
“这个‘三分法’一提出来,就把村民搞糊涂了!”刘国强说,垃圾分类,城乡有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概念模糊,涉及种类又过于具体,不仅村民分不清,就连受过培训的保洁员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明白。
垃圾分类一开始就“分”不下去了,相关部门直挠头。最后决定,既然村民同意分、愿意分,不如听听村民的建议,到底该咋分?
村民们商议再三,最后说,既然俺们说了算,不如用“四分法”——第一类是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就是村民认为能卖钱的”;第二类是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杂草落叶等,这一类是可堆肥的;第三类是建筑垃圾、废衣物等,这一类属不可堆肥垃圾;第四类是废旧电池、灯泡灯管、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
“听上去多了一类,其实理解起来更简单,大伙儿都明白。”村民冯彦说,说白了,就是先把垃圾分为“能沤肥”和“不能沤肥”,再进一步把“不能沤肥”的分为“可卖钱”和“不可卖钱”的。
在冯彦家里记者看到,小院整洁有序,一个角落摆着两个垃圾桶。“一个放能沤肥的,一个放不能沤肥的。”冯彦认为垃圾这样分既容易理解又不费事,杂草、落叶能沤肥,破鞋、烂袜不能沤肥,啤酒瓶、旧报纸能卖钱,积攒多了卖给保洁员。
宣传同时铺天盖地:村里文化墙上贴了宣传画;开了好几次培训会,放映《塑料王国》等环保题材电影……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了小屯村的热门话题。
“除了个别老人分不清,几乎没有‘钉子户’。”僧杏云说,实行垃圾分类后,保洁员除了要打扫卫生,还要上门收集垃圾,工作量增加了,配备标准也提高了,原来是500∶1,即500名村民配备1名保洁员,现在是300∶1,600余人的小屯村,现在有2名保洁员。
以前,她的垃圾车是黄色的,只有一个车斗,需要用脚蹬。她把清扫的垃圾一股脑儿往车里倒,车子满了,就推到村口的垃圾池,倒进一个勾臂式垃圾箱。
现在,她的垃圾车是绿色的电动三轮车,车后座上放了四个垃圾桶,桶上都贴着标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僧杏云解释,她在上门收集垃圾时,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会以高于市价20%的价格来称重收购。
说着,她掏出一本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只见上面清楚地记着从谁家收了几个啤酒瓶、几斤旧塑料、几斤旧报刊,同时标明收购价和总钱数。
“垃圾分类后,村里都没有收废品的了!”僧杏云笑着说,这些可回收垃圾统一交中转站后,将集中销售给收购站。如果中间再有差价,中转站还会进行返还。“村民得了实惠,有积极性。”
刘国强介绍,县里在每年列支“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财政预算资金的基础上,财政追加3950万元,建设了大屯乡垃圾转运站等5座垃圾中转站,日转运能力达500余吨。同时还增设845个垃圾箱,购置了大型自卸车、勾臂车、铲车、保洁车等设备。
“垃圾种类不同,收运车辆也不同。”小屯村西口,一台密闭式压缩垃圾转运车停了下来,司机吴中华将“可堆肥”垃圾倒在车里,整个过程没滴漏,随后这些垃圾被运至大屯乡垃圾转运站。
“我们按照堆肥专家要求,从湿度、温度等方面严格把控,及时翻垛,保证堆肥充分发酵,一般20天左右就能完成。”大屯乡垃圾转运站站长王丽格说,附近有一家蔬菜育种基地,双方签了协议,有机肥供不应求。
此外,不可堆肥垃圾中的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转运至指定的废弃坑塘,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或健身广场;废衣物等转运到发电厂等企业焚烧处理;有毒有害垃圾集中运至专业公司;不能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则运到该县一家养殖企业用生物酶发酵方法制作养殖饲料,变废为宝。
刘国强说,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分类,整个系统才能形成闭环。
在跟踪小屯村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记者发现,垃圾转运车司机吴中华严格按照规定路线和规定时间停泊。他告诉记者,车上装有定位系统,如果不按照规定作业,监管人员很快会发现,还要进行违规处理。
农村人不太讲究,在传统模式下,仅依靠村民自觉和人工现场巡查,难免存在监控不到位、清运不及时的问题。
据了解,任县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标择优选择了润义公司,签订有偿服务协议。并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协调中心,利用“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县垃圾清运作业状况的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
在该中心记者看到,管理平台大屏幕上的任县地图中,分布着许多正在移动的绿色图标。润义公司任县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这些绿色图标对应的就是垃圾转运车,移动状态表示车辆正在作业。通过这个平台,垃圾转运车的具体位置、行驶路线、油量状况等,轻点鼠标就能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在每一辆垃圾转运车、自卸车上都安装了定位系统、油耗传感器、监控探头信息终端设备。”管理员孙晶说,如果车辆出现超时停泊、线路偏移等情况,平台可自动发出警报提示。
谈起“智慧环卫”的效果,垃圾转运车司机刘春民坦言,平台刚启用时,大家没意识到它的厉害,个别人偷懒,不按照规定作业,结果指挥平台很快打来电话询问,并提出违规处置意见。
“这风光来之不易呀!偶尔也有村民陋习难改,随手将垃圾丢在街上,如果有人见到了,会拍下照片发在村里微信群曝光。”吴小山感叹,垃圾分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工作在提升,村民也在进步。
“与群众期盼相比,我们目前的垃圾分类只能算‘粗放型’,路还长着咧!”任县县委书记李海林说,今年,全县要新增3个垃圾堆肥处置中心和一个垃圾制沼气项目,力争两年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全覆盖、无盲点。(记者邢云)
可是深入这个600多人的小村庄,第一印象是“太干净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见不到一丁点垃圾。从村民的言谈中分明感觉到,垃圾分类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小屯村显而易见的效果,打消了记者对农村推进垃圾分类可行性的疑虑。而小屯村坚持不懈的实践,也让记者看到了农村实行垃圾分类的优势和潜力。
从认识理念来看,固有印象里,垃圾分类在城市尚且难度不小,而且因为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垃圾分类在农村或许难上加难。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农村,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一直非常强。与城市相比,农村更讲究“物尽其用”,而且有足够的处理空间。哪些能卖钱,哪些能沤粪当农家肥,哪些无法再利用,农民心里门儿清。
从设施基础来看,农村在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确实和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也正因为农村没有成熟的混合垃圾收运体系,少了城市“破”的难题,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反而能放开手脚,实现“后发优势”。
譬如,农村可以通过规划畜禽养殖园区,大力发展沼气、培植林地等,使畜禽粪便、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这样可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
此外,从社会基础来看,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利用宗族亲缘的关系,更容易发动群众参与和相互监督。
当然,垃圾分类,城乡有别。对农村而言,推行垃圾分类至关重要的是,如何立足于实际,找到一个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办法。
小屯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办法。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垃圾成分构成各异,照搬城市“有机”和“无机”分类方式,脱离村民实际生活,村民接受度不高。
比如,农村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多,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小屯村将农村垃圾分为“能沤肥”和“不能沤肥”,最大程度地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确保源头分类质量。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这个难题。中央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垃圾是主攻方向之一。我们相信,政府和农民一起发力,不照搬城市模式,农村垃圾分类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文/记者邢云、姜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85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