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上海垃圾分类周年透视:“上海实践”带来哪些反思和启示?
2020
06-12

上海垃圾分类周年透视:“上海实践”带来哪些反思和启示?

  继上海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之后,近日,北京、山西、江苏苏州市也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垃圾分类正在全国逐渐铺开。垃圾分类的实施是人与规则的互动,这是对基层治理工作提出的又一新挑战。上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全程发力,展现了法治护佑下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新成效”。垃圾分类的“上海实践”带给我们哪些反思和启示呢?

  清晨8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长宁区中山公寓的小区楼下,在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有几位市民正在投放已经投放已经分好的垃圾。投放点被打扫得整洁干净,正面设有四类垃圾投放的感应开门,在右侧还设有专门的洗手台,供居民“破袋”后洗手清洁。

  小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了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被称作“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规”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前,居民区党支部组织了由党员、楼组长、群团骨干等参加的“中山绿网格”志愿者队伍,不厌其烦地对居民开展宣传,主动上门手把手教分类,带动整个小区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018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指示,采取“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设施跟上、全区覆盖”等方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9年年底,以居民主动参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快速提高,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年底的15%提升到90%。16个区全面完成覆盖指标量,“全市整区域覆盖”提前一年完成。

  生活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为全国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示范。其中,党建引领是灵魂,全民参与是关键。

  上海市强调市级层面抓统筹、区级层面抓推进、街镇层面抓落实,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好街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发挥居民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用好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打造“居(村)委、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社会组织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

  在这场引领新时尚的动员中,上海各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街镇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成立了以街道书记和主任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类型一办法”、“一小区一方案”,每周研究推进,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居民区党组织坚守一线,通过党建引领,促进自治共治,把社区党员、群众骨干、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等凝聚在一起,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

  上海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以党建引领,做好引领人心的工作,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垃圾分类宣传入户难入心,需要突破“五重门”——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心门。叩开这“五重门”,除了跑断腿、磨破嘴、挨家挨户宣传,还需要各种“攻心术”。比如通过“线上推微信+线下做活动”进小区门;通过楼组双语宣传页进楼道门;通过公益广告框进电梯门;通过“三个一”面对面送进家门,即一份社区报、一套分类图片、一封征询信,让居民明白“垃圾放对地方是宝贝,放错地方是污染”的理念,最终叩开他们的心门。各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各显神通,有的成立智囊团,有的制订垃圾分类专项规约,有的在箱房和楼道设立“时尚榜”。每月一评前十名楼组,每周一评差评楼组,每天一评家庭。如果自家没做好,导致楼道排名落后,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在党建引领下,“独角戏”逐渐变成各方参与的“大合唱”。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楼组长、居民代表等率先行动,宣传到楼组、动员到每家。同时引导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明确物业服务企业职责。同时,引导辖区单位在职党员深入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多措并举使垃圾分类工作从居民区辐射到辖区单位,从而达到“垃圾分类+党建”、“垃圾分类+公益”、“垃圾分类+自治”、“垃圾分类+共治”的多重局面。

  在采访中最深切的一个体会是:以党建为引领,聚心聚力,这也是垃圾分类“上海模式”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以人海战术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同时又将“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是上海垃圾分类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当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垃圾分类现场宣讲、培训等宣传动员工作无法开展。如何借助防疫形成的基层治理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宣传动员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社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推进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上海静安中华大厦是一座建于2005年的写字楼,入驻了各行业单位约220多家,常驻人员约2000多名,每天的垃圾产生量相当大。上海静安区人大代表、大厦物业管理方中企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华向记者介绍说,大厦明确了分类驳运机制,确保驳运途中垃圾不混装,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法律责任和义务,从法律上约束业主和租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1+1+1”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即一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个垃圾分类管理公约、一份物业管理补充协议,约束业主与租赁户严格执行办公楼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走进大厦,逐层查看分类投放点设置情况,记者看到,大厦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分类投放点,院子里的总垃圾房里也配置四类标准收集箱系统,增设了智能湿垃圾处理设备。

  大厦里一位企业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午自己带饭的人员比例大幅上升,如果点外卖的话,也不会点太多,尽量全部吃完,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除了小区和写字楼,上海的宾馆和公交车都对生活垃圾分别做了相应的配套。宾馆内放置有标示着“干垃圾”、“湿垃圾”的分类垃圾桶,要求入住客人分类投入。

  上海市人大代表、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介绍说,上海的公交车上也撤掉了垃圾桶,但在公交枢纽和终点站增设了分类垃圾箱。

  “硬性的法条是必须执行的,我们要用软性的服务把它补充好。”施政补充说,“一些人可能是扔完垃圾就匆忙上车,我们在公交车上专门放置了供市民擦手的湿纸巾,为‘破袋’投放提供便利。”

  人们说上海引领了垃圾分类“新时尚”,从“新时尚”到“新习惯”,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在这场人与规则的互动面前,上海市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化解了很多问题,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推进法律的实施,要“软”“硬”兼施方可。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近一年来,上海市1.3万余个居住区(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由15%提高到90%,大多数市民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为实现“市民分类习惯养成”的工作目标,上海市大力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该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创新热情,各区纷纷采取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在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创新采用小工具等方式帮助居民更好规范源头分类行为,助推上海生活垃圾分类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

  依托“一网统管”构筑新常态。上海浦东新区打造了“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智慧文明”的智能化应用体系。这一体系细分设计了文明交通、生活垃圾处理、街区管理、志愿者管理等50多个专项智能化场景应用,通过“一网”管起来。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程监管平台作为浦东“城市大脑”中的专业子模块,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清楚掌握分类垃圾“轨迹”,实现对垃圾来源追溯、源头车载称重、作业路线监管等内容。

  上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在“一网统管”平台中新增居民区垃圾分类、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单位垃圾分类的三大类子菜单,将14小类44项工作标准细化到位,全方位优化垃圾分类工作实效,使“新时尚”成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中的“新常态”。应该说,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系统,为打通数据壁垒、整合资源、推动城市治理更加智慧化精细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华阳路街道依托“一网统管”系统提升了涉及垃圾分类案件处置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执法出勤,遏制了垃圾违规投放现象。

  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在小区垃圾箱房引入了一项取得专利技术的新科技——除臭空气净化魔盒,只需安装2个,就能把垃圾臭味去除。这种设备运行3个多月以来效果显著。

  上海青浦区重固镇率先在佳兆业小区垃圾箱房引入了一套磁感应喷淋消毒除臭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湿垃圾异味。只要将垃圾房门一关,就会触发磁场感应,垃圾桶上方的喷头就会自动喷洒出微生物制剂。还可以通过定时功能,进行喷淋作业把异味除掉。

  上海闵行区文来中学初二学生施源发明的湿垃圾处理神器“白菜拉拉袋”,被写入2020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方案——在具备条件的居住区推广“白菜拉拉袋”等小发明小创新,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梅岭苑小区,上海首个试点的5G智能垃圾房落成投用近半年,成效显著。这个“高科技”垃圾房通过5G网络和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垃圾称重、满溢提醒、定时开放、视频监测等功能,还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传回后台。此举改变了此前居民依赖他人监督垃圾分类的情况,不再需要现场保洁员和志愿者驻守,开启了居民垃圾分类无人自助模式。

  上海虹口区曲阳路街道针对居民乱投放行为取证难、执法难的情况,设计出了集“实时监控、系统提示、同步报警、人工喊话、视频取证”功能于一体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建立起“远程智能监控取证,城管队员现场训诫执法”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上海环保采用“科技+管理”模式,攻坚突破误时投放点管理、破袋投放引导等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规程,实现“科技+”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监管。

  正如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所言,2020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大方向是“科技+管理”,以改变人海战术为主的管理模式。相信这必将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趋势和方向。(来源:中国环境APP)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