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既是一件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如今,这项工作在平潭渐入人心。
去年年底以来,实验区先行在金井新城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为全区垃圾分类积累经验做法。实验区首个垃圾分类投放屋就设置在海峡如意城雍景苑小区。
“在海峡如意城雍景苑推行垃圾分类至今约半年了,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0%以上,主动分类的有20%-30%,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还在不断提升中。”福建平潭尚洁世家社会服务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刘俊杰介绍。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屋里,监控探头、灭蝇、除臭、清洗等设备一一俱全。屋内配备四色分类垃圾桶,且垃圾桶都为套袋处理,一天两次运走,以保障小屋环境卫生。每个小屋还配备了1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在高峰期时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准确分类投放。
“现在居民主要的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我就告知他们主要分这两大类,其他的有害垃圾重点提醒放置,可回收物可以投放在智能环保屋,有相应的奖励。”经过长时间摸索,垃圾分类督导员陈爱梅总结了一套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帮助居民便捷地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自从小区推行垃圾集中分类投放以来,市民余巧珍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在家里就设置多个垃圾桶,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处理。她说: “第一次来扔垃圾的时候还不懂地分,是督导员教我们怎么分的,后来就慢慢会了。垃圾该分类一下,这样又卫生又环保,集中投放对我们整体环境好。”
“前期居民的接受度没有那么高,我们需要先入户宣传,在面上广泛铺开,告知他们我们要开始垃圾分类了,同时举办一些分类小游戏,对分类做得好的居民也会分发小礼品。” 刘俊杰介绍。
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基础认知后,今年1月份,经政府部门和社区、物业企业共同讨论选址,以500户配备一座垃圾分类屋为标准,海峡如意城雍景苑及商业街完成4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屋和2座智能环保屋建设。
“以前每个楼栋下都有垃圾桶,有时候遇到野猫野狗刨食弄得满地都是,现在设置垃圾分类屋,定点封闭、专人管理,不仅提高了整体的环境,垃圾的资源利用也提高了,在终端处理时,像厨余垃圾可以专门堆肥,其他垃圾可以焚烧发电。”刘俊杰表示。
而红卫村率先引进台湾先进经验,实行垃圾不落地,其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样值得推广借鉴。
在红卫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让人眼前一亮,沿路种植了不少三角梅和紫花芦莉,玫红色和紫色错落搭配,成了步行的风景线。
这归功于红卫村开展的一系列垃圾治理工作。早在2015年,红卫村就开始引进台湾先进经验,实行垃圾不落地。每天定点、定时投放垃圾,并及时运输处理,减少生活垃圾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引发的二次污染。
在垃圾不落地工作深入民心,并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后,2019年,红卫村又与上楼村、后坑村一起列入“农村垃圾干湿分类试点村”,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多年的垃圾不落地工作探索和试验,让村民们很快适应了生活垃圾分类。村内年纪已过7旬的老人林圣琪对记者说,自己也会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是新风尚,就算麻烦一点也要支持。抱着这个心态尝试后发现,其实也没有特别麻烦,很快就习惯了。把能利用的利用起来,不能利用的就分好类让环卫工人收走,很简单。”一说起来,林圣琪头头是道。
“以前路边到处都是垃圾,现在环境卫生清洁了,空气没有污染,没有苍蝇蚊子,我们这些老头子的身体就健康了,现在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林圣琪开心地说。
在红卫村村部的告示栏上,记者还发现了印有“垃圾分类的好处”、“农村生活垃圾的类别划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模式”等文图明晰的宣传板,详细介绍了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具体流程。
实验区城乡交建中心环卫工作组负责人吴逸波表示,根据实验区制定的管理办法跟工作方案,今年平潭要全面推动农村垃圾干湿分类,红卫村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可复制推广模式,对接下来的农村垃圾干湿分类开展很有借鉴意义。“下一步,实验区农村垃圾治理会议也准备放在红卫村举行,到时候邀请各个行政村过来观摩。”吴逸波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790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