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这句带有调侃性的网络流行语,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成为近期点击率最高的话题。
如今,上海推行垃圾分类行动已经半月,除了带火一句“你是什么垃圾”之外,也的确给上海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新变化。有媒体统计,《条例》实施仅4天,美团外卖上海地区“无需餐具”的订单数与6月同期相比就增长了149%;至第6天,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这对垃圾分类不合格单位和个人共开出190张罚单。
据住建部消息,今年将有46个重点城市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推广已属必然。眼下,景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如何呢?
上海野生动物园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精神,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为契机,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对标属地政府部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分类垃圾桶已投入到位,各项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上海欢乐谷对垃圾分类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7月9日,上海欢乐谷邀请社区中心废弃物管理处的专业宣导团队为员工进行了《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培训,针对垃圾收集容器摆放位置、分类要求、投放要求等知识,进行了统一讲解,要求员工从源头抓分类。在员工宿舍生活区,原先的9个垃圾投放点减少至3个,并安排宿舍管理员定点指导员工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在办公区,每间办公室统一配置一个湿垃圾桶,每栋办公楼统一设置一套四分类桶。食堂的餐厨垃圾进一步细分为干垃圾和餐厨垃圾,并及时清运。
太原市作为全国46个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示范城市之一,2018年已制定出台《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2019年,太原市垃圾分类的步伐进一步加大,陆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各类场馆、进景区景点、进公园广场、进社区村庄等“十进”活动。
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中,山西省长治市将旅游景区作为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重点,以黎城洗耳河、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屯留老爷山、襄垣仙堂山等10家A级旅游景区为试点,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并先后下发了《长治市旅游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方案》和《关于做好A级旅游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A级旅游景区员工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确保职工真正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学会垃圾分类。
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西溪湿地(余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相关部署,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打造品质旅游景区,全力助推余杭建设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根据景区人员流动大、宣传效果好的实际,西溪湿地办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景区自媒体、电子屏、志愿服务微笑亭、游客服务中心等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同时将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的倡议书、景区自制的宣传折页发到每位游客,培养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努力营造人人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
西溪湿地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在办公区域、主游览线路和垃圾收集点增添放置四色垃圾桶,并严格落实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工作。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成立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湿地办主要领导为组长,统筹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划分区块,领导包干,层层传导,压实责任,制定园区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建立监督队伍,强化垃圾分类日常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当下,各大景区都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行动,如何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景区各有实招。
“您好,先生,麻烦您将烟头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近日,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特勤队副队长刘佳楠在执勤中规劝游客文明旅游。
刘佳楠所在的特勤队成立于2017年,主要工作是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监测景区卫生环境等,如今又增加了一项“引导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设计得很可爱,垃圾分类标识也很清晰,加上特勤队的引导,孩子会主动问我怎么投放垃圾,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教育。”来自上海的刘女士说道。
近年来,蜈支洲岛除了设置分类垃圾桶,还在停车场、码头附近引进了40台具有自动感应开门、垃圾压缩、溢出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太阳能环保垃圾桶;开展了环保主题时装秀、“袋袋相传”系列环保行动,让游客手中废弃的塑料袋、报纸、纸质包装袋和布料等变废为宝,用实际行动助力环境保护。
山西太原园林部门在太山、晋阳湖两个公园规划了园林垃圾处理设施,方便垃圾就地处理。此外,还建设了晋源区大件垃圾处理场、垃圾分类转运站,增加分类处置或存储功能,有效解决了末端处置难题。大槐树景区加大收集、转运频次,缩短垃圾存放时间,实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力争做到“垃圾不落地”作业。
山西皇城相府景区成立了环境整治检查小组,不定时对景区隐秘处、垃圾桶清理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景区里随处可见“垃圾不落地,景区更美丽”的宣传标语,景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文明旅游公约,引导游客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放入垃圾箱中。此外,景区还专门配了自己的清运垃圾车和收运人员,保证垃圾一日一倒,绝不让垃圾过夜。五台山景区于2017年一次性投资6720万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容改造。2018年1月,五台山污水处理厂监控机房正式启用,机房数据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可实时监控。目前,污水厂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可以对景区90%以上的污水进行环保处理。此外,景区还建立了12369环保举报网络平台,调动民间力量加强环保整治。绵山风景区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的工作,特别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2000余份、图片1000张,并开设垃圾分类宣传栏;制作宣传条幅30条在景区内大量投放,充分利用景区广播系统、LED宣传屏、景区观光车内广播、内部OA系统、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大力宣传,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利用景区窗口工作人员、导游、讲解员、环卫保洁工等对游客投放垃圾进行引导教育,宣传“垃圾不落地”的常识和意义,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工作氛围。
江苏南京六合区巴布洛生态景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主题邮局,通过邮递垃圾分类主题邮票及明信片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理念。近期,六合金牛湖畔还举办了“仰望星空,听妈妈说垃圾分类的故事”主题篝火晚会,邀请全市36户家庭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在南京高淳东坝街道游子山社区小茅山脚村,垃圾桶用绿色和灰色加以区分,并设置有机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桶,还在垃圾箱上对这两类垃圾进行简单描述。村民王大爷介绍说,村子紧邻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武家嘴热带风情谷等景区,自打发展乡村旅游,村内就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由村民担任网格员、网格长,自主监督、执行垃圾分类。
南京玄武湖景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开展近一年。景区在电子大屏幕提醒游客对垃圾分类投放,并在管理处集中办公区域率先设置了四色分类垃圾桶,要求工作人员对游客引导示范,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杭州西湖智能垃圾分类行动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在梅家坞村开展。4月23日,梅家坞村委组织了近300名村民参加梅家坞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及第三方服务项目,村民们排队领取了智能卡、可降解垃圾袋、一黄一绿家用垃圾分类桶等。每个降解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实行一户一码实名制,如有居民投放错误,可根据二维码查询到具体家庭,实施追责。
湖南岳麓山景区现有垃圾桶249个,垃圾临时堆放点35个,主要分布在景区主游道以及二级游步道。景区每日产生的垃圾都做到日产日清,并集中转运到长沙市垃圾中转场。同时,在垃圾分类方面,景区专门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路段保洁员要及时劝导游客分类投放垃圾,同时在下班前对临近垃圾桶内的塑料、纸质、铁质品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打包。二是景区门店小吃部及职工食堂等处产生的少量餐厨垃圾必须安排专人在晚上9点前集中清运出景区,转运到专业处理机构。三是针对景区办公区域产生的大件废弃物,统一通过岳麓区大件处理中心外运处理。四是景区产生的树枝树叶等绿化垃圾,须通过现有设备进行粉碎、沤制、生物降解等自行处理(沤制后可用于花卉栽培,生态环保再利用)。五是针对电池等有害垃圾必须集中统一回收,集中外运至专业机构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事实上,我国倡导垃圾分类已经近20年了。1992年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就提到了“对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这是国内最早提到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条例。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2007年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也都对垃圾分类处理做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各地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遗憾的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十分有限。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制度和法规没有采取强制执行,惩处措施没有跟进落实。1989年公布并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但该法中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并无具体规定,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中,也没有对垃圾分类投放提出强制性要求,违法投放垃圾无人监督、无人管理、无人问责,对群众缺乏约束力,从而导致了法律法规长期被忽视。第二个原因在于垃圾分类缺乏系统性建设,把问题简单地集中在某一个环节。比如在垃圾分类的推广中,很多城市选择投放很多分类垃圾桶,标识也很清晰,甚至花了大力气去做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但实际上,后续环节没能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分类的垃圾最终又在收集和运输的过程中混装、混运在一起,这极大挫伤了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热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马军表示,就目前而言,全国推行垃圾分类的难度还比较大。首先是意识的普及远没有到位,其次是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垃圾混装进袋子,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再加上我们的饮食习惯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其他垃圾混放在一起对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非常不利。另外,在网购、外卖订餐等新的生活潮流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被沾染了饭菜油污的包装垃圾又多又难处理,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加大垃圾分类推行的难度。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垃圾的产生量会持续增加,后续处理也会更加艰难。
另外,我国之前主要是以填埋垃圾为主,结果就是数以百计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农村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处理,造成了土壤、水体的二次污染。近年来,垃圾处理虽然逐渐向焚烧为主过度,但是焚烧垃圾的缺点也很多,一是产生二次污染,二是没有有效分类的垃圾焚烧效率不高,垃圾一直得不到有效处理。
马军说,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做好垃圾分类、合理处置,导致资源被滥用,形成了如今的公地悲剧。但值得欣慰的是,上海的垃圾分类行动已经开展,并且采取了强制措施,跟进了制度保障,以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投放,专人值守,摄像头监控等方式来推进,彻底解决了匿名投放垃圾的问责问题,这样的做法值得全国借鉴。
目前,除了上海,国内许多景区也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的模式,值得业界借鉴,比如四川海螺沟设置的垃圾银行。游客捡拾的塑料瓶、塑料袋可以在景区垃圾银行换取旅游纪念品,景区以这种正向引导、物质奖励的办法来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不过,马军认为,这样做还不够。如果想要有效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还是要建立一种实名制的规则,让大家能够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种自治的效果。同时,在垃圾分类推广中,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引起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强烈重视。
旅游景区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会更高。但由于景区人流量大,产生垃圾的数量多,加之许多景区位置偏远,垃圾处理难度会比一般居民区要高很多,所以在景区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更为必要。马军建议,景区除了要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之外,还要学习上海定时定点处理垃圾的方法,甚至实名制,让游客知道丢垃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从而引导游客尽量减少携带随身物品。垃圾产生量少了,后续处理就简单了。景区环境卫生需要游客共同守护,呼吁广大游客在欣赏完优美的风光之后,除了照片,还要把自己产生和携带的垃圾带走。(采访组成员:王新兵、雷琛烨、王文华、王赵洵、高慧、陶李、邰子君、王鑫艺 执笔:王新兵 插画:摄图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75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