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共有居民1847户,目前95%以上的居民都能自觉分类投放垃圾。”5月29日上午8时许,长江网记者在青山钢都花园123街坊看到,小区居民提着两个垃圾袋,分别装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到小区7个垃圾投放点投放垃圾,垃圾投放点周边干干净净。“居民大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定时投放垃圾的时间从原来的上下午各定投3个小时,近日缩短为每次2个小时。”小区垃圾分类负责人曾凡勇介绍。
去年7月26日,青山123街坊开全市先河,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每天7时-10时、18时-21时,可以在小区固定的7个点位投放垃圾。
社区书记赵旭玲介绍,当时,社区、物业和第三方公司联动,组成了一个“天天敲门组”,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回收的智能积分卡,5天时间完成1800多户的智能卡发放工作。“这些工作,仅靠第三方公司完成不了,居民不会给陌生人开门,这个时候社区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居民根据操作提示,将纸张、金属、塑料、织物等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智能垃圾分类箱内。记者李子云 摄
居民高敦缇是垃圾分类志愿者和“天天敲门组”的成员。她说:“垃圾分类工作,每家每户我们至少登门3次,第一次是送《致居民的一封信》,第二次发智能卡,第三次教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做到家喻户晓,入耳入心。”高敦缇介绍,一个上海亲戚来她家里住了几天,走时对她说这个社区垃圾分类“比上海做得还好”。
吴淑华和何海玉都是垃圾分类督导员,她们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守在垃圾桶旁,检查居民分类的垃圾。“实话实说,刚开始遇到很多困难,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步到位做好。”吴淑华说,对于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她会和对方一起,把垃圾袋打开重新分好,再分类投放。时间久了,街里街坊也都能自觉分类投放了。
早上8时,记者在小区一处垃圾投放点遇到77岁的丁玉泉老人,他拎着两包垃圾前来投放,十分熟练地先识别积分卡,再将其中一包垃圾扔进了“厨余垃圾”箱,另外一包扔进了“其他垃圾”箱内。
“我现在分垃圾可熟练了。”丁爷爷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准备了几个垃圾桶,分别投放不同的垃圾,比如餐厅的饭菜类就扔进厨余垃圾桶,玻璃瓶和泡沫盒会扔进另一个垃圾桶;废电池是有害垃圾,单独装盒再扔进“有害垃圾”箱里;各种纸盒和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可以留着换积分,“我现在已经兑换20多元了。”丁玉泉说。
智能垃圾回收箱处督导员介绍,丁玉泉老人从原来完全不懂垃圾分类,如今已成为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标兵,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他。他不仅能自己熟练地分类回收,还经常教左邻右舍,“这个是什么垃圾,要投放到哪个桶里。”
小区内还有一个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可回收垃圾的积分兑换工作。负责社区垃圾分类的第三方公司必拓环境经理陈水明介绍,社区住户共1847户,每周三、周六是可回收物定时投放的日子,目前投放量恢复到1800~2000人/次,参与垃圾分类的住户已达95%以上。
“现在,小区居民用回收垃圾换积分的积极性特别高。”陈水明介绍,居民把纸盒、瓶子等投入智能垃圾桶,积分存入居民绿色账户,可兑换各种生活用品。100克纸箱可兑换7分,100克报纸书本兑换10分,100克铝制易拉罐兑换25分……800分可兑换2块洗衣皂,1880分可兑换一瓶1公斤洗衣液。“积分如果积累得多,还可兑换米油等大件物品。”
“每天正确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另外获5分奖励。”陈水明指着数据平台上的一位用户介绍,数据显示,这位冯先生5月正确投递次数为44次,每次可回收垃圾公益活动都会来参加。“我们每月都会评比分类之星和环保之星,居民分类回收垃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习惯越来越好。”
曾凡勇还介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较好,但因小区二次装修的情况比较多,建筑垃圾的堆放成了一个难题。为此,在社区指导下,小区于去年开始在西门处新建一个建筑垃圾回收点,目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两层楼高,前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743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