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厨余垃圾经过氧化发酵等生化处理,24小时就能变废为宝,成为远销山东等地的有机肥料。日前,记者探访了位于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这座设计规模为日处理量4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每天可产生60吨至70吨有机肥料,资源化水平达到95%。
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坐落于大工村山脚下,远远看去,一大片白色建筑十分醒目。走进园区,静悄悄的,既没听到噪音,也没闻到异味。
走进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作业车间,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数百袋堆成小山一样的有机肥料,一位工作人员正开着小型叉车进行搬运。“这些肥料学名叫做土壤调理剂,填到土里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像这样的肥料每天大概能产生60吨到70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方北京公司项目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岳建功说。
只见专用的厨余垃圾收运车开到垃圾池边,驾驶员按下操作按钮,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倾泻而下。进入垃圾池,厨余垃圾就开始了“变身”的过程。预处理系统首先对所有厨余垃圾进行一次筛分,挑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岳建功说,之所以要进行一次筛分作业,是因为以前大家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厨余垃圾里混进大件杂物,甚至菜刀、菜板,这些硬物会对后端的生化处理设备造成损害,所以要先挑出来,“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但也要筛选一次,避免遗漏。”之后,经过预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通过氧化发酵及后续的深加工系统,最终变成锯末状的土壤调理剂。而另一边,经过预处理后所产生的渗沥液进入油水分离系统,一边过滤出油脂,另一边滤出的水分经污水处理系统后成为中水。而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沼渣可送去隔壁的焚烧发电厂资源化处理。
岳建功告诉记者,整个大工村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无害化程度已达到100%,资源化水平达95%。其中厨余垃圾生产成的土壤调理剂不仅具有改善土壤、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还可以降低重金属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等。目前,这些土壤调理剂已开始销往全国,用于包括山东烟台苹果的土壤改良、东北黑土地建设等。
据岳建功介绍,大工村的这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400吨/日,接纳了整个海淀区绝大部分厨余垃圾。对于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岳建功表示,今年5月1日新版条例正式实施后,厨余垃圾的分出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我们的上限是每日可处理400吨,目前来看接纳的问题不大,接下来我们也会对处理设备进行一些小的改造,可以适当增加日处理量。”岳建功说。
据北京市城管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2711吨/日。其中焚烧设施11座,能力达到16650吨/日;生化设施23座,能力达到8130吨/日;填埋设施10座,能力达到7931吨/日。蔡华帅表示,2019年北京全市垃圾生产量为2.77万吨每天,而目前北京全市的垃圾处理能力接近3.3万吨,因此,从目前产生量和处理能力来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做好迎接北京升级版垃圾分类“大考”准备。本报记者 王天淇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通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723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