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沈阳泰豪产业园区服务有限公司上班的员工李天宇有点小惊喜,他感觉身边的办公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前,写废的纸张揉成一团就随手扔进桌子下的纸篓里,用过的没油的圆珠笔也是同样的命运。而现在,不一样了办公桌旁随手就能扔垃圾的垃圾桶消失了,办公室角落里多出了蓝、红、灰三色垃圾桶,并标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每次扔垃圾之前,他都要考虑一下,甚至有时候还会上网查一查,弄清楚垃圾分类的常识。一来二去,他的收获与心得越来越多,遇到同事们的咨询,他也能指导得当。因此,他被大家称为“分类小达人”。
特别是午餐时间,他和同事们点的外卖到了,大家一边吃一边相互讨论:外卖盒该扔哪里?剩饭剩菜该扔到哪里?用过的纸巾又该扔哪里?细细分好,然后再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是什么让他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改变?跟着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日前,记者随同市分类办人员,来到位于铁西区十三号路上的沈阳泰豪产业园区服务有限公司,李天宇带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员工在下班的时候,直接将分类后的各种垃圾包好,按照分类标识扔进卫生间统一摆放的三色垃圾桶内。记者来到卫生间内,可以看到3个蓝、灰、红分类垃圾桶。企业负责垃圾分类宣传的人员说,别看现在员工都能很清楚地划分,刚开始要分那么细,大家都是各种疑问。
沈阳不按照干垃圾、湿垃圾分类,而是按照住建部要求的“四分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沈阳的垃圾分类非常人性化,人人能做到、大家好参与。简单来说,市民在日常参与分类过程中,首先把有害垃圾单独挑出来,投到有害垃圾暂存箱,由专业人员统一收运,再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把能卖钱的可回收物攒起来,投放到可回收物回收箱或环保屋进行积分,兑换现金和礼品;厨余垃圾试点小区的居民把厨余垃圾中不易分解的大骨棒和杂物挑出来后,投放到小区指定的厨余垃圾点(饭店、单位食堂和餐厅等公共区域的厨余垃圾由专人收运处理);最后,剩余的东西就是其他垃圾,一并投入其他垃圾箱,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送到垃圾焚烧厂,作为燃料焚烧发电。没有进行厨余垃圾试点的小区居民,可将厨余垃圾沥干水分后,直接投入其他垃圾箱。
午休的时候,李天宇会经常临时发明一些小游戏,围绕垃圾分类来帮大家加深印象。比如:自创现场抢答题,他是主持人,负责提问,同事们多人抢答,答对了加分,答错了扣分。
最终,每个人都有分数,谁的分数最少就得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闲暇时候,公司还经常组织广大员工座谈,或请专业人士来做讲座,或围坐收看垃圾分类宣传片。“因为,你要让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就必须先去了解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果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是一家大企业,企业每一名员工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垃圾总量非常可观,如何把这些垃圾妥善分类、处置,真的是意义重大!现在,所有员工的思想都转变了,认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对此,负责这家企业垃圾运转、宋氏集团相关负责人李达表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沈阳泰豪产业园区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建设方案中有亮点:宋氏集团派遣人员,提供驻场分类运维服务,部署电动中转运输车辆,取运公区分类后的可回收物资,并送达至环保站暂存,协助厂区分类生活垃圾中残留的可回收物,降低厂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费用。宋氏集团可提供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汇报企业垃圾减排量,协助服务企业掌握生活垃圾减排数据,为节能减排提供一手材料。
随后,记者又随同市垃圾分类办一行人赶到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沈信)。这家公司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通号(西安)轨道交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资委所属中央驻沈企业。
作为铁西老工业区仅存的生产制造企业,沈信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区行政部门和市区工委号召,于2019年10月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要求,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配备分类垃圾容器收集设施176个,并粘贴相应标识标志,摆放至园区内合适位置,便于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改造生活垃圾分类环保屋1处,与垃圾分类回收方积极沟通,配齐配足收集设施。
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和公司实际,沈信公司采取“三分法”(即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三种分类方法)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在生产办公场所的各楼层设立“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回收桶,在每栋建筑物的明显位置设立“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在每个回收桶的上方张贴投放指示牌,既引导员工按类别投放生活垃圾,又向员工普及分类常识。所有的可回收物品均由物业保洁人员粘贴二维码标识,投放至环保屋或指定区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533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