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上海市民们在争相学习如何按照要求将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这四个类别。” 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称,中国在努力减少大气、土地和水污染的同时,还在积极升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据中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介绍,上海市现已完成1.3万个分类投放点改造。可回收物回收量超过3300吨/日,湿垃圾分出量约6100吨/日,干垃圾焚烧能力已达到1.93万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到5050吨/日。路透社称,明年上海干垃圾和湿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78万吨,占据全市垃圾日产生量的80%。目前,中国共有46个重点城市正在加快垃圾分类的各项环节建设,并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6月3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海垃圾分四类是参照2017年发改委和住建部印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思路实施,这样分类最为合理:把垃圾中有害部分、有干扰部分也就是“湿垃圾”、可回收部分以及其他部分分离开。
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近来成为中国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如今上海市民所面临的分类难题,正是旅日中国留学生多年前经历的烦恼。
日本大体将垃圾划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上世纪80年代,刚刚赴日的中国留学生习惯将家用垃圾都倒在一个塑料袋内扔掉,但几天后垃圾便被原封放回被要求重新分类。由于不同垃圾需按不同时间丢放,但残羹剩饭等“可燃垃圾”刺鼻难闻,被不少人在晚上悄悄扔出去,但第二天依然会被原封放回。虽有不识规章的窘迫,但垃圾分类也给很多人带来生活上的“好处”。日本各地用于收集旧家具、旧电器的“粗大垃圾”站逐渐成为“捡漏”二手产品的胜地,不少留学生的第一张书桌、第一个书架甚至第一台电视都来自这里。如今,日本的垃圾分类细节体现在各个角落。《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日本的高级公寓里设有垃圾室,内设多个蓝色塑料箱,分别用于扔放铁罐、玻璃瓶、旧纸质用品、塑料制品等,以及专门扔倒“可燃”垃圾的箱子,甚至还挂有专用脱臭装置消除异味。
日本民众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并非“自古如此”。二战后日本垃圾处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涌向城市而凸显。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先后出台《清扫法》《生活环境设施整备紧急措施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居民对处理垃圾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垃圾处理从法律制约逐渐转变成“市民意识”。
刘建国分析称,垃圾分类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算“经济账”,“垃圾分类现在渐渐从过去的‘大包大揽’的政府管理走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要让垃圾产生者也都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来,每个人尽到自己的责任。”
“过去发达国家把可回收的垃圾分出来以后再将产业链延伸到中国来,所以垃圾处理是全球循环产业链,并不完全在一个国家内。在这方面,中国的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刘建国认为,目前中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某些部分能力还不足,比如在湿垃圾的处理上德国的能力比较突出。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德国居民家前一般有三个垃圾桶,分别盛放生物、废纸、废弃垃圾。玻璃、塑料、金属垃圾要丢到公共分类垃圾箱。超市等机构还回收废电池、有押金的瓶子等。不同的垃圾处理公司定期用垃圾车将这些分好的垃圾运送到不同的处理厂。
记者在一家生物垃圾处理厂看到,各种生物垃圾经过高温净化和有氧等处理后,一些物质被保存起来用于绿化养护。生物垃圾还可以用来收集热能,作为煤炭的替代燃料。在塑料垃圾处理厂,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将各类塑料垃圾自动分类,随后把这些塑料垃圾做成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用于再利用。
德国《商报》称,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已达到近90%,其中68%被循环利用,另外17%通过焚烧回收能源。而且德国还形成了垃圾回收处理产业,整个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高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447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