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探访24位“上海青”:整宿睡不着最难受 询问家乡如何垃圾分类[图视频]
2020
04-01

探访24位“上海青”:整宿睡不着最难受 询问家乡如何垃圾分类[图视频]

  东方网记者刘辉7月29日报道:临近7月底,24位援青干部将结束3年“果洛岁月”返回上海。记者日前探访了海拔4200米左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和下辖六县,走近了解驻扎在那里的“上海青”。

  面对一段即将结束的特殊经历,他们有回忆的“最难适应的还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需要靠安眠药才可以”,有的被调侃“来的时候是小鲜肉,现在成中年大叔了”,还有的向记者询问“多年离沪生活,回去还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

  2016年7月24日,上海市第三批援青工作启动。二十多位青年才俊踏上三年援青目的地——果洛。

  虽然7、8月是进果最佳时间,但高原还是让不少同行记者吃尽了苦头。感同身受了“上海青”的工作生活环境,记者们无一不敬佩他们的三年坚持。

  原来,青海省果洛州,平均海拔4200米。她有“五最”:全国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最滞后、单一民族成分比例最高的自治州之一。西宁海拔只有2000多米。

  当进青满月时,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委副秘书长许秀明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到:“援青之程,多坎坷。”从上海途径西安至西宁,全程2000多公里,历时5个多小时。

  西宁至果洛全程仅420公里,却要途径471个弯道,9个多小时里翻过高山河流才能抵达果洛。“遥远阻止不了我们的到达,坎坷减缓不了我们的步伐,我们一路前行。”

  采访之初,援青干部口中“上果洛”“下西宁”让记者听着有点意外。从西宁——果洛——西宁体验一圈以后,记者们别有一番感受。

  路途还不是最困难的,到达后才开始了真正持久的考验。有的同志这样点评:“高原工作环境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从零海拔的上海,初上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夜晚总是最长、最难熬,头痛、胸闷、呕吐、失眠等症状接踵而至。“这就是高原反应,一下高原啥事没有。”

  “来到这里没有完全适应一说,只能说努力克服困难。”4000多米的海拔环境让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发改委副主任万刚至今难以完全适应。“夏天是最好的时节,含氧量最高,每年安排社会企业进果洛捐赠都在这段时间里。相反3、4月份最难熬,春节探亲后意味着又一轮的克服。”

  “几百个项目在这里推行实在太难了,这里两天都干不了上海一天的工作量。”对于果洛时间的感知,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住建局副局长朱文忠最有体会。“这里施工期非常短,只能从5月干到10月,每次施工前还得把2米多的冻土先挖掉,而其他时间都是天寒地冻。”

  “高寒缺氧下,心脏跳动快如敲鼓。”高原环境下,生活都很艰难,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呢?上海援青干部、果洛斑玛县副县长高峰总结了一套自己心得。

  “人一定得乐观开朗,能够自我调节,睡不着就起来。实在不行,少吃点药物帮助入睡。”他说自己调节能力相对较好,但也有靠安眠药入睡的时候,搭档金伟吃的次数更多。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