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经过多年的研究、试点、调研后,上海市终于率领全国一票城市拉开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序幕,中国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元年。
“垃圾分类”与“垃圾回收”的概念在中国社会上已经流行了近30年了。在这段时间里,这两个概念已经通过教育和宣传渠道,自各大重点城市下探至了各市县行政区。可以说,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镇的大街上,几乎所有公共区域的垃圾桶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写着“可回收垃圾”,一个写着“不可回收垃圾”。而在同时,几乎所有的分类垃圾桶都没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能——各种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都乱糟糟地被塞入拥挤的桶里,能不散落一地就已经算是表现优异了。在这背后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这些理由句句都上不了台面,但又处处直击灵魂。发文件搞宣传是容易的,真要执行下来可能就难到天上去了。上海算是做了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表率——立法立规,狠抓落实。基本做到了让遵守规矩的人麻烦起来,让不遵守规矩的人麻烦不断。
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的表述,所有生活垃圾都可被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也就是说,在《指引》眼里,万千生活废物最终都将被收归至四个大垃圾桶里。
小明:“电池妥妥儿算有害垃圾,因为里面有@#%#¥%&#¥等有害物质没法儿自行降解”
小民:“瓜子壳,它不能回收,它没啥害处,所以它干的时候就是干垃圾,打湿了就是是垃圾了”
这就有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对“可回收”、“有害”、“干”和“湿”的理解可能有着很大分歧。按照小明的理解来看,根本就不该存在“湿垃圾”这样一类垃圾——只要时间够长他们总是能被晒干的,况且从公共垃圾桶到垃圾填埋场中间的流程可能还要走个几天,大部分“湿”垃圾都能变“干”。通过学校和传媒的教育,我们还能相对容易地通过垃圾的成分、材质等信息去判断是否能够回收、是否有害,但这里的“干”和“湿”似乎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没有水分”和“含有水分”,或者“没有液体”和“含有液体”没有必然联系。也因此,“干垃圾”和“湿垃圾”就成了最能让人抓狂的两个词汇了。
在这里,我们触及了一个只有人类能够理解的概念——抽象。抽象是对众多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求同除异”后的结果,是一类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所共有的性质。“抽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只作为某种概念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众多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是它的一部分,而不存在“某个客观事物的抽象是其本身”这样一种情况。
举个例子,青青草原上住着一群羊,其中有一只叫“喜羊羊”,一只叫“美羊羊”,一只叫“懒羊羊”。他们三个都属于“羊”,因此“羊”是在生物物种分类的观念下对他们仨的抽象。虽然青青草原上住着一群羊,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只叫“羊”,他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名字,这样或那样把他们与别的羊区分开来的特点。所以说“羊”这样的概念并不对应着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
然而抽象的“羊”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十二生肖里有个“羊”,这个“羊”指的是一类生物,包括绵羊,山羊,白羊,黑羊等等很多品种。“羊”这个抽象概念的定义十分复杂,但凭借我们沉淀了数千年的语言文字,每个中国人的脑袋中对“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印象——或是山羊,或是绵羊,或是喜羊羊——总之大家都知道“羊”是什么。可当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羊”进入英语国家时,一个翻译问题便出现了——英语里没有一个对应着“羊”这一抽象概念的词汇,“羊”年的翻译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语国家的翻译家们实地考察了中国人配合这个字使用的形象,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即便是中国人,在从“羊”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到某种形象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严重的混乱,有用山羊的——显得传统;有用绵羊的——显得可爱;更多的是选择喜羊羊——不仅新潮而且足够喜庆。最后,在“羊年”的翻译问题上,英语国家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像“狗年—Dog Year”,“猪年—Pig Year”这样固定的表达形式,而取决于同时出现的动物形象到底是绵羊还是山羊。从这里也能发现,在面对绵羊和山羊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倾向将它们看作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它们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干垃圾”和“湿垃圾”那么令人抓狂了。这里的“干”和“湿”压根儿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概念,而是一个更为模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正因为我们对这个概念有着深刻的误解,才会产生错误。现在回过头来仔细看看《指引》,找找关于“干”和“湿”的确切定义:
可回收物: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器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大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肥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植物,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即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现在我们可以,对“湿”和“干”的定义,是通过引入新的概念完成的。“湿垃圾”只是“易腐垃圾”的代名词,“干”垃圾则是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以外的所有垃圾。可以猜测,“干”和“湿”这一成对出现的词可能仅仅是为了方便宣传而特意选择的,与我们所熟悉的那一套经验没有太大关系。按照《指引》的表述,电池显然湿有害垃圾,小明说的是对的;马克杯这种陶瓷器具显然也是干垃圾;烧烤签儿基本是竹子做的,不可回收,归于干垃圾(参见《指引》);瓜子壳属于瓜皮果核,明显是湿垃圾。鸡蛋壳则显得复杂一些——不可回收、无害,只能是后面两者。鸡蛋壳不是食材肥料(不可食无营养),也不是剩菜剩饭(不可食),不是过期食品,作为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俗称石头)的东西,似乎应该是干垃圾。但问题是,一个鸡蛋壳上往往大概率带有鸡蛋膜和蛋清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是易腐的,此时应该算作湿垃圾;而用来做工艺品的,比如彩蛋蛋壳,洗净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干垃圾了。
首先我们拿出了一枚鸡蛋,取出了蛋黄和蛋清,并将剩下的部分称为“鸡蛋壳”(对“剩余部分”进行第一次抽象,而不是说碳酸钙、蛋清、卵黄膜即水的混合物)。凭借着我们对“鸡蛋壳”的了解,我们知道它不是有害垃圾,也不是可回收垃圾。随后我们开始观察“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定义——不属于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才是“干垃圾”,所以我们需要首先去判断“鸡蛋壳”是否属于湿垃圾。再参照《指引》对“湿垃圾”的定义,它被继续划分成了以下几种概念:食材肥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植物,中药药渣等。字面上看“鸡蛋壳”似乎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概念,这时就出现了两种可能:要么“鸡蛋壳”不属于湿垃圾,要么我们需要继续对“鸡蛋壳”这一概念再次抽象,而且显然我们需要去做第二件事。由于我们所说的“鸡蛋壳”有以下特点:
这样的描述和“西瓜皮”、“瓜子壳”等概念似乎已经有着90%的共性了——剩下的10%不过是组成成分和形态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对“鸡蛋壳”做第二次抽象:瓜皮果皮。即便“鸡蛋壳”和“西瓜皮”在形态、颜色、气味、组成等具体表现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抽象的依据是《指引》而不是化学课本,所以还是认定它们有着大量共同点,可以划分到同一个概念之下——也就是“瓜皮”。
当然这里的“瓜皮”本身也已经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西瓜皮”、“黄瓜皮”了,而是一个“包裹着可食用部分却不可食用”这一类物品的概念。就像十二生肖中的“羊”一样,“瓜皮”也并不实际存在于我们的客观世界中。如果我们的关注点从“垃圾分类”变成了“能否与盐酸反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蛋壳”和“西瓜皮”将瞬间被分开至两个完全不同的抽象概念之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抽象”这一过程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性,而放弃了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被称为“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物体都能被正确划分至一个确定的门类当中,其原因也非常的有趣:
每一次抽象被要求在分类规则下是有意义的。比如,在垃圾分类时将“鸡蛋壳”抽象为“碳酸钙”是一个符合流程的操作,但“碳酸钙”这个概念在垃圾分类的规则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便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判断每一次抽象是否有意义?
在从“元概念”到“元...元概念”的过程中,我们每得到一个抽象之后都需要决定是继续下一层抽象还是停下来宣布结束。在这里我们需要引入垃圾分类规则之外的规则加以限定,因为光凭垃圾分类的规则,我们既不知道手上的垃圾和目标类别之间到底隔着多少个“元”,也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被划分到给定的类别之下——除非我们穷举所有的可能(“穷举法”是易于被接受却低效的,各地的垃圾分类教育基本以此为指导)。
从“鸡蛋除去蛋黄蛋清等可食用部分之后的残余”到“鸡蛋壳”再到“瓜皮果皮”,每一次抽象都会导致对最初那件物体的了解越来越模糊,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每次抽象所剥离掉的那部分“信息”在分类规则之下是无伤大雅的。
这三个原因导致了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结果——模棱两可。每一个抽象都因此有可能同时隶属于几个不同的概念之下,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唯一的。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就是,如果“鸡蛋壳”这一概念是干净、更偏向于纯粹碳酸钙的,那么它将被抽象为“石头、泥土、砖头”,从而被划为干垃圾;如果它是浑浊、更偏向于厨余的,那么它就能被抽象为“瓜皮果皮”,从而划分为湿垃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稳定的结果,根本原因在于“抽象”这一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舍弃部分信息,从而降低理解和交流的难度。
智人进化了上百万年,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抽象”这个bug怎么还没被消灭掉?
原因很简单,“抽象”大幅降低了思考和交流的难度,让智人少的可怜的脑容量足以支撑起智力的发生和发展。比如去麦当劳买一份“巨无霸汉堡”,你可以说“双层牛肉加酸黄瓜剩菜和沙拉酱的汉堡”,也可以说“巨无霸”,显然后者能帮助你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相反,猫、狗这样相智力上“蠢得多”的动物反而是玩“大家来找茬儿”的高手——他们疯狂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他们下意识地区分出每一片不同的树叶。因因福得祸地“只见树叶不见树林”,甚至根本无法形成“树叶”这一抽象概念。你会说“你的家里有2只猫”,而你的猫则永远没法回答它有几个主人——它们的大脑注定只能疲于奔命,永远被困在堆积成山的数据海洋之中不见天日,永远无法理解“数字”、“主人”和“语言”这样抽象的思维。不过人类也不是生下来就拥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一般在3到7岁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有的人甚至终身都无法获得这种能力而停留在猫狗的水平(自闭症),这与大脑的结构、早期教育的引导方式、训练和从事的工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已经讨论完了“抽象”,相信你或多或少与之前的你有所不同了。现在简单总结一下我们所讨论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世界”因“抽象”的存在而被生生切割成了两个部分——一个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和一个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观念世界”。“观念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认知,它注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谬误的。虽然“观念世界”建立于“客观世界”之上,但由于“抽象”结果的不确定性,每个人的“观念世界”都会有着较大差异,这与一个人的生理结构、接受的教育、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有着紧密关系。所以,人们对于同一个“客观世界”、同一起“客观事实”必然有着全然不同的印象和理解,也就注定会发生那些让人无限感叹和唏嘘的冲突和遗憾。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340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