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给我们三点启示:一、在地性地实现垃圾回收和再利用,而不是经由当下流行的跨地域商品化和资本化逻辑,在他地完成回收和利用的过程;二、使居民获得一定经济激励,进而持之以恒地做好分类;三、垃圾增进了人地关系的改善。
垃圾分类对于降低垃圾处置成本、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改善生存环境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推行垃圾分类也并非易事,需要多措并举、“刚柔相济”。
7月4日晚7点左右,家住上海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赤一小区的叶某,在倒生活垃圾时,不听垃圾分类点位指导员劝阻其破袋垃圾投放的指导,一言不合,竟猛掐指导员的脖子,致使其呼吸困难丧失反抗能力后昏厥,随后离开现场。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3天。
商品过度包装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商家为盈利不去提升产品质量,而是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原来一层包装的现在两层、三层,原来一个包装盒的现在两盒、三盒,这种行为本就是为社会诟病的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当然,过度包装也与顾客追求表面光鲜的心理有关。但是,过度包装在今天的环境中,还与垃圾分类有了联系。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不管是在网上还是线下,大家对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各抒己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格垃圾分类标准。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
“纸巾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壳,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随着上海滩版垃圾分类歌走红网络,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再次掀起了全民的讨论。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令引发全社会关注,“你是什么垃圾?”“行,分就分”一时间成为热议词,将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推上了新的讨论热点,而垃圾分类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的绑在了一起。
学习上海的经验,不是简单地模仿,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其垃圾分类标准和规则,更不能在处罚力度上比狠。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容易水土不服,一味加大处罚力度有可能导致反作用。有决心,更要有办法,才会有好结果。
垃圾分类将是一段人类与垃圾的长期且艰苦的抗争,我们任重而道远。除了好的公共政策做铺垫,后期还需要多方长期的努力才可真正打赢这场仗。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靠填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垃圾数量的增多,以及塑料等不可降解垃圾的产生,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分解能力和垃圾填埋区的负荷能力。而未经适当处理的垃圾,会造成巨大的污染以及令人恐慌的水俣病、痛痛病等一系列公害病。超出承受范围内的垃圾,会迅速将我们“绑架”。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要使其成为共同行动、共同受益的文明新风尚,还需人人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凝聚合力,久久为功。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6月25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该法拟规定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垃圾要分类的呼吁在民间已经风起潮涌十几年了,但我们看到,当垃圾分类立法真来临的时候,却也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2329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