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青岛日报评论:用“治理观”提升垃圾分类工作
2020
03-15

青岛日报评论:用“治理观”提升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7月,强制性垃圾分类制度率先在上海启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按照国家要求,到2020年底之前,包括青岛在内的46个城市将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眼下,《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即将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施,势必将对青岛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青岛是国内较早探索垃圾分类的城市。根据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截至10月份,我市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4738个小区(楼院)开展垃圾分类;1万余家餐饮单位、企业食堂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餐厨垃圾签约率达88.3%,日均餐厨垃圾收运量达350吨。

  新起点,新要求,即将进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的青岛,将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例如,虽然我们的垃圾分类已经覆盖了4700余个小区,但是点也不多面也不广,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终端分类垃圾处理能力还需彻头彻尾式加强。

  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城市治理涉及到众多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在制度设计时,树立系统化、立体化思维,构建责权明晰、管理优化、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以垃圾分类为例,它涉及法律法规制定、居民分类投递、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降低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11月初,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

  城市是各种要素高度聚集、快速流动的地方,要适应越来越快的城市发展节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必须将大数据建设管理放在重要位置。现阶段,政务服务信息化早已不是新鲜事,大到各政府部门,小到社区居委会,都已经构建起一些政务服务数据库。但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要想真正地应用到城市治理当中,需要同时满足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多种要求。然而,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阻断了数据之间交流、作用的通道,也阻碍了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

  理想状态下,“两张网”不仅要让原本的“群众跑腿”变成“数据跑腿”,更要让原先孤立的数据在聚合、归纳、分析之后,释放巨大的“算力”,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为精准治理创造出倍增效应。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主动协同,让数据充分开放、整合、共享。

  城市治理,要建立一呼百应的“共同体”,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据悉,较早实行垃圾分类的瑞典,每年垃圾产量为400万吨,仅有1%的垃圾实施填埋处理,剩余99%的垃圾都得到了回收利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除了规定居民有义务进行垃圾分类,生产者有义务回收自己的产品外,还通过资金补助或优惠政策的方式,鼓励企业投入绿色科技,不断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强调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支持。大量活跃于基层社区的网格员,在推动市民尽快接受、熟悉垃圾分类规则,形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方面功不可没。这些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必将为我们练好城市管理的“绣花功”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