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新闻评论大赛 认知成本和效率悖论 ——垃圾分类新名词科学吗?
2020
03-15

新闻评论大赛 认知成本和效率悖论 ——垃圾分类新名词科学吗?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全民热词,上海以一城之力,将垃圾分类推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众多吐槽。除了对上海近乎严苛的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进行质疑外,人们关注的最大热点,在于上海垃圾如何分类。

  上海把垃圾分为四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比较好理解,但干垃圾和湿垃圾是什么?如果从仅仅字面上去理解,那你可能要在上海被罚款了。“干湿”垃圾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外表是干的还是湿的,而是用途不同。干垃圾是要为了焚烧,湿垃圾是为了堆肥,弄懂了它们不同的用途,才能正确地辨别垃圾种类。

  虽然上海是领头羊,但这不代表着垃圾分类只与上海有关。在上海后,还有46个城市将试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将成为全国新潮流。紧随上海,北京也出了垃圾分类管理细则。和上海不同,北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类别一出,很多人感慨北京模式可比上海模式简单多了,生活在北京的人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天天担心自己步入上海的后尘。针对两地垃圾的不同分类方法,有人认为,北京在垃圾分类上远胜上海,分类类别简单易懂,不会对普通居民造成额外的认知负担,减少了认知成本,是营销策略中的“顾客角度”。毕竟分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比分清干垃圾和湿垃圾容易得多。

  北京模式的支持者言之有理,上海模式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虽然“干垃圾”“湿垃圾”这样的陌生名词让人初见摸不着头脑,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完全陌生的名词才能够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式,从一开始就接受最科学的分类。正是因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我们太熟悉了,所以我们的固有认知十分顽固,即便有一部分可能是错误的。除此之外,上海的“干湿之争”,也在争议中扩大了垃圾分类的热度,促进全民关注垃圾分类。试想,如果作为垃圾分类第一个城市的上海,采用的是北京的分法,那么这样熟悉的词会造成现在这样全民关注、全民争论的效果吗?至少通过“干湿之分”,上海完成了宣传垃圾分类的任务。

  的确,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各有优劣。北京模式的支持者从居民角度出发,指出居民更能接受更加熟悉的分类方法,接受程度和实施效果可能会高于上海模式;而上海模式的支持者则认为比起从熟悉但错误的分类方法缓慢推进,不如集中阵痛期,也许一开始对新名词的普及和接受很痛苦,但接受之后就不会改变,一直采用最科学的分类方法,从长远来看更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效果。

  似乎效率和认知成本不能共存,而现在我们也很难预测到底哪种模式更为科学,或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严肃对待垃圾分类,严肃对待地球环境问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没有人可以在地球环保问题上置身事外。保护地球最好的时间,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至于你是“北京模式”“上海模式”亦或是其他城市的不同模式,都没关系,我们殊途同归。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