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是收荒匠创始人,深耕回收行业多年。为了回收可回收物,刘刚派司机挨个小区“巡检”。他的“收荒匠”团队向小区门口派送废品回收车,每周两次定时定点,面向居民展开废品及闲置物品回收业务。
2017年“收荒匠”已覆盖成都成华区的23个小区、锦江区的17个小区,通过10多辆厢式新能源电子车在各个小区试点,每日收80~100吨的废品量。
在日本考察期间,刘刚发现,日本对废纸、塑料等可回收物利用率较高,由政府推出相关措施强力主导,为其居民培养了很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相较之下,国内回收行业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回收率仅为47%,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相关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市场上尚未有面向居民的规模化大型回收企业,居民普遍对环保没有垃圾分类意识。
以成都为例,这个城市每日产生1.5万吨垃圾,其中有40%以上的垃圾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刘刚在回收行业深耕多年,早期面向企业做电子产品回收,这一市场尽管利润丰厚,但电子品类频次低,且行业天花板不高,因此他早有转型意愿。
刘刚回国后,他将目光转到了面向居民的泛品类回收,主要以废纸为主。他意识到,对于居民来说,他们需要有人来引导,逐步培养其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不是空放一个垃圾回收设备。基于此,他成立“收荒匠”,定时定点向小区门口派送废品回收车,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居民,展开废品及闲置物品的有偿回收业务。
面向C端用户居民,“收荒匠”为有偿回收,每周两次的上门回收废纸等可回收物,用以培养居民分类处理垃圾的习惯。“收荒匠”明码标价,可通过回收站点现场展示的价目表。
刘刚将“收荒匠”视为一种“移动回收站”,它会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即使刮风下雨的天气也是一样,改善了居民对废品回收的传统认识。
刘刚通过调研发现,从居民端到回收端,传统的废品回收包括5到6个环节。针对交易环节不透明的痛点,团队正打造智能回收系统,适用于线下回收人员,在回收交易各个环节,包括小区回收和分拣中心,将废品订单量、数额、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数据化,确保回收物可控可溯源。
刘刚的团队已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力投资领投,鼎兴量子投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及业务拓展。这项事业不仅净化了环境,还树立了回收意识,是个很棒的项目。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189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