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手工“建筑师”筑梦微缩世界
2020
03-09

手工“建筑师”筑梦微缩世界

  近日,在西城区举办的第四届 “简约生活 创意无限”设计大赛中,一件件制作精美工艺品令大家赞叹“高手在民间”。其中,右北大街社区的一位居民就是这民间“高手”之一,他的4件微缩建筑入围并斩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这就是王秉锐,在微缩世界筑梦的手工建筑师。

  一次性筷子被截断,整齐的摆放在一旁,带着老花镜的王秉锐像往常一样,坐在只有10厘米高的小板凳上,手拿锉刀,将手中的筷子打磨成头脑中的形状。用废旧物料制作微缩建筑,是王秉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

  走进王秉锐的“工作室”,一件件“微缩建筑”在陈列柜上整整齐齐,从桌椅板凳到拱桥宝塔,从亭台楼阁到异域城堡,王秉锐用慧心和巧手在微缩世界中筑造自己关于工艺的美梦。

  在这些微缩作品中,一件异域城堡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城堡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30多厘米,黄色的墙体,棕色的房顶。门窗、阳台、围栏一应俱全,城堡外边还“种”着两棵小树。若不是王秉锐说破,很少人能看出来这些作品都是由牙签、竹签、筷子、纸板等拼装构造而成的。

  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不仅是为了“省钱”,还是因为王秉锐的一颗环保公益心。

  在王秉锐眼中,废纸箱、废木板、破旧地板革、地毯余料都成了“建筑材料”。为了这些材料,王秉锐每次遛弯看到工地施工剩下的废木条,在垃圾箱旁看到干净纸箱,都带回家备用。久而久之,出门留心四处看成了王秉锐的一种习惯。

  “有一次看电视,看到用牙签制作的工艺品很精致,便有了想学的冲动。”王秉锐介绍着自己爱上“微缩建筑”的缘由。从最初自己摸索学习,到现在熟练设计完成成品,王秉锐经历了3年。

  3年岁月漫长,但成型的作品总共只有几十件。“步骤挺繁琐的,平均下来每件作品要用上一两个月。”王秉锐介绍,制作每件作品都要经历测量、绘图、制作的过程。从报纸、杂志剪下来的建筑图片先经过测量,然后根据原料长度算好比例,按照比例画出各个面的图纸,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裁剪、胶粘、喷漆,最终完成作品。

  “微缩建筑关键是耐心。有些作品中的弧形部分由牙签组成,每根牙签长短不一且长短差距甚小,就需要很细致,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重新来过。”虽然“产量低”,但王秉锐却深感其中的乐趣。

  如今,只要在报纸、杂志、书上看到喜欢的建筑图片,他都会剪下来,放到自己的素材库里,慢慢地一个个完成。

  从最初的自己摸索到现在的娴熟制作,王秉锐得益于当年工作经历。王秉锐退休前曾在单位基建科任职,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建筑图纸,时间久了,就掌握了一定的图纸绘画基础,加之对建筑多年的研究,都为他的工艺制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秉锐在工具选择上也讲究“专业”。游标卡尺、各种锉刀、三角板、锯、钳子、镊子,工具箱里的工具渐渐增多,工具箱也越换越大,除了买的工具,王秉锐还会根据需要自制一些小工具。

  “我能够坚持这个爱好3年,多亏了家里人支持。”王秉锐说,家人的支持让自己更有动力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勇敢的做下去。

  在王秉锐的工作室内,仔细观察,人们就会发现王秉锐每一件作品都是“成套”的。除了手工完成的建筑,还有各种各样的摆件。玻璃的小狗、稚气的小和尚,缤纷的彩旗,都给作品增添了完整性和一丝生机灵动。王秉锐告诉记者,这些小物件都是老伴外出逛街买回来的。除了买这些小物件装扮“建筑”外,老伴还会买一些小工具,支持王秉锐的创作。

  除了老伴儿,孩子也成了王秉锐的支持者。孩子们出国出差只要看到漂亮的建筑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为父亲增添创作素材。当然孩子们的支持也获得了“回报”。

  “上次指导孙子制作的牙签工艺品获得了金奖!”王秉锐指着一张奖状说到。原来,那次孙子参加手工比赛,优秀的作品不仅得到了众多点赞,还让王秉锐这个“指导老师”深受瞩目,活动组织者破例为王秉锐也颁发了一张奖状。

  制作“微缩建筑”不但锻炼了王秉锐的身体和大脑,其低碳环保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人点赞。

  王秉锐制作的牙签工艺品不但常常在社区展览,让居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注重低碳环保,还代表街道在西城区甚至北京市参加低碳环保创意大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还有一个作品在美国。”王秉锐介绍,最令他自豪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作品还被孙子所在的学校作为礼物赠与了有交流关系的一所美国中学。

  此外,他的作品还常常会被作为礼物送给邻居、亲戚。“现在作品很受欢迎,我也想把这份低碳作品传递给更多的人。”王秉锐表示,如果有居民愿意学习,自己会不遗余力地传授经验。“多一个志同道合之友,何乐不为。”王秉锐说。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