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拓荒、踩坑、亏损“垃圾”创业的真实一面
2020
02-24

拓荒、踩坑、亏损“垃圾”创业的真实一面

  “9贝壳”曾经在Pre-A轮就拿到500万美元融资;“再生活”在1年内回收业务覆盖北京1000个小区;“小黄狗”凭借智能回收箱,仅用1年多估值冲到150亿人民币。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天眼查数据显示,在这之前的一周,53家垃圾分类相关公司在全国各地注册,其中不乏注册资本达到数千万级别的公司。

  我爱收创始人李光对锌财经表示。尽管扎进垃圾回收已经2年,选定以智能回收箱作为创业方向,李光认为自己依然在探路。

  刚刚上线满一年的易代扔,是支付宝目前合作的最大的垃圾分类平台,其创始人牛棚告诉锌财经: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测算,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中国垃圾分类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960亿元。

  到目前为止,这个千亿级别的赛道上,还未跑出一匹独角兽,甚至少有公司冲到B轮以后。

  他们只是笃定,垃圾分类这个传统而笨重的行业,需要用互联网技术去输血,沿着技术赋能的方式改造传统回收行业。

  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地,需要建立一条分类回收的运行体系,与市政环卫系统形成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一边处理一边利用的生态循环。家兔宝创始人王爱华告诉锌财经:“从垃圾产生源头建立分类回收标准,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再生资源价值,覆盖收集和运输的成本。”

  日本实行源头资源分类回收,部分欧美国家则采用混合可回收物的收集方式,由回收企业再通过设备和人工进行细分类。这两种回收体系都为其创造了巨大的再生资源营收规模。不过,欧美的收集方式也产生大量混合类的“洋垃圾”,而日本则是达标的废物原料。

  而在国内,回收还不成体系,有的只是闲散、流动的社会回收人员吆喝叫卖,只针对方便收集和买卖渠道较短的品类,没有行业规范和操作标准,再生资源的市场空间未被释放。

  这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王爱华告诉锌财经,以塑料为例,在社区站点里被归为可回收垃圾,但在分拣中心进行打包时,可以根据品种进行几百类细分。

  在回收生意里,大多数回收企业会从废纸切入:废纸回收的需求大、稳定、回收价格也相对较高。在跑通废纸品类模式后,再进行品类扩充,闲豆回收和我爱收都是这个路径。

  闲豆回收开始创业的2014年,构建了一个回收体系:自己开发完整的物流体系和回收中心,在链条上游面对B端企业,在下游为玖龙纸业、山鹰纸业等再生资源厂商提供稳定的废纸供应。

  “在后端资源处理领域里,存在后援不够的现象。”闲豆回收创始人方浩说,“比如我了解到,有一家做家电拆解的公司,每年能拆解一千万台的报废家电,但实际就拆了一百万台。问题在于前端回收体系。”

  这导致了垃圾回收生意的难度。在市场研究后,方浩发现,2C营运成本较高,客单价低,整体盈利较难,而2B高频、高客单,盈利的可预见性比较强,因此最终他放弃了C端布局。

  我爱收却在C端一步一步走着。李光对“回收”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他母亲收集纸箱变卖的经历:需要先得到回收人员的联系方式,打电话预约,在家里等到拎着秤砣的回收人员,还要讨价还价。

  有了想法之后,李光和他的团队跟着收废品的三轮车,去摸透其中的利益链:他们卖到哪里去?中间有几个环节?那边又是什么业态?价格怎么算?

  最终,我爱收将模式定为在小区内设置智能回收箱,用户通过微信扫码开箱口,将废纸投入,机器自动计算重量和价格,实现废纸一站式回收。“2C前期的市场宣传不需要做很多,只要在好的点位里立着箱体,就会有人去投放废纸,慢慢获客。比如在上海做到8000个点位之后,压缩管理成本,把链条打造得更有效,这是成败的关键。”创始人李光说。

  而2015年开始,陆陆续续涌现的做资源回收的公司,很多也因亏损倒闭,方浩直言“竞争不算太激烈”。

  “易代扔”的业务,主要是串联起各个回收企业,再去触达居民,提供免费的上门回收服务。它始于2017年年末,在正式开始之前,创始人牛棚和团队经历了一整年的调研。“我们去垃圾场看,去找专家请教,还扒了两个星期的垃圾桶,发现垃圾桶里有一半的东西是可以回收的。”牛棚说。

  “一开始就是抄。”行业毫无借鉴,牛棚只能“抄”其他相似行业,他抄废弃家电回收,也抄手机回收,研究他们怎样和回收企业产生联系。在那段时间,牛棚称自己走过一百多个街道,到小区、回收站去了解情况,和保洁阿姨、物业保安,甚至小区门口骑着三轮车的大爷等其他跟垃圾搭点边的人员聊天。

  有一次,在拜访一家正在从废弃电器回收向综合类拓展的企业时,甚至上门二十余次,反复向对方强调:“我不抢任何人的生意,订单和业务都是你的,相当于你在平台上开了个淘宝店铺,我只是通过互联网来提高效益。”

  这个行当相当传统,这些做垃圾回收的企业无法理解牛棚想要做的事。牛棚印象最深的是,由于价值观的差异,有一个客户服务商深谈了四个多月才达成合作。

  如今易代扔的服务商们,在互联网化之后得到了更多的订单量,可以直接面对用户,而不是像以往一样面对“黄牛”的层层盘剥。

  早进场的互联网公司通常做得很重,自建运输体系、分拣中心,都是高成本的动作,扣除人力和运输成本后,毛利远远低于做传统废品回收的散户们。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回收品的再次售卖,而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覆盖成本。

  在从0到1的过程中,无论是2B的闲豆回收,还是2C的我爱收都在“外包”还是“自建”的抉择上,踩过不少坑,但最后的决定却是相同的。

  自建,是为了控制成本和效率。在软件和设备上,李光也曾尝试过找外包公司,但结果却并不理想——毫无模型可借鉴,李光也不知道具体的产品长什么样,任何细节都需要随时调整,但外包公司的反馈并没有那么及时,差点导致产品开发不出来。

  初期的闲豆回收曾经通过中介,拉了上百吨废纸品前往造纸厂,但当造纸厂和中介结算资金之后,中间商跑路了,方浩却没有拿到钱款。

  在这次被“骗”之后,方浩更清楚地知道,直接和资源回收厂商对接,以及疏通多余的环节,是打通链条、减少损耗的必经之路。创业两年后,闲豆开始自建打包厂,从客户处回收之后,直接销售给造纸厂,打通了链条里的最后一环节。

  成本高,盈利却很难。李光给锌财经算了一笔账:以我爱收为例,这门生意的成本包括一万元的箱体,一年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小区进场费,除此之外,还有运维和人力成本。

  回收站的回收价在1.65-1.7元/公斤之间,我爱收前端回收价在0.65元/公斤,这意味着,每公斤的毛利是在1块钱左右。

  “如果车队司机,一次只在箱体里取回收价20块钱的货,这生意根本没办法做,取50块钱这个生意就能做。”李光说。我爱收的回收箱体很大,能存更多的废纸。如今,我爱收单次取货,平均在七八十块钱元左右。

  就算不自建运输体系、分拣中心,依然难以盈利。比如易代扔,他们绑定支付宝进行创业,相当于做回收公司的平台,并且不参与回收价格的制定,但是仅仅依靠从回收公司抽佣,还是无法盈利。

  “如果订单量过亿万,肯定能赚钱。”牛棚告诉锌财经,但目前距离这个订单量,还有很大距离。

  垃圾回收企业,不得不等待整个行业的成熟,但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找到自己的硬核能力。

  ,“这个决定了我们的血统和未来走向,我们没有一个回收车辆、没有一个回收人员,我们的人也从来不去参与回收、包括后端的流转。”牛棚认为这是纯互联网模式该有的样子。

  在上海,易代扔覆盖了1.1万个小区,但是合作的回收企业只有10个左右。在跟易代扔的合作中,回收企业更多的是扮演管理角色,从人员管理,到业务管理、后端分拣、处置交易。易代扔负责把这些管理能力赋予回收企业。

  难点是,回收企业的回收人员来自于物业、保洁,之前小区里骑三轮车回收的大爷,甚至物流司机。10个回收企业,如何把这些回收人员调度分配至1.1万个小区?

  “我们在这里做了大量的算法,把每一类人的收运能力、服务范围都做了界定,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做,把正确的垃圾交给正确的人。”牛棚告诉锌财经。

  为了实现技术架构,牛棚的团队中有70%都是研发人员。基于对每一个回收人员的信息掌握,易代扔可以随时调出在某个街道范围,有多少个回收人员、车辆运能,以及此时此刻他正在哪个小区里。

  李光对锌财经表示,“我们当初做设计模型的时候,需要一台车一个人能够覆盖30个点。”

  从更长远看,李光的目标是车不休人休,实现一台车两个人能够覆盖50个点位,“这个事情我们还是要尝试去测试,如果做到这个水平的话,效率会比之前还要高,营收会更好一些。”

  环保指的是前端,家宝兔进驻到社区、学校等场所,并设置资源收集点,采取“定时定点分类回收”的模式,用户将分好类的资源送至指定收集点,由驻点回收管家进行称重,并通过家宝兔的回收系统发放奖励。

  科技则是连接传统回收与再生资源产业,实现其降本增效的手段,通过互联网化运营、结合物联网智能设备进行资源整合,家宝兔的回收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每个收集点、每个回收箱的饱和状态,并合理安排车辆进行运输。

  对于资源收集点、回收人员、车辆运输等节点的实时信息掌控,正在构成家宝兔平台的硬核能力。

  在李光看来,行业并没有像外人想象的那么热。这种重运营、前期重投入的项目,资本相对比较犹豫。他遇到很多机构主动前来沟通,但真正看好的却很少。

  “ 但这个市场足够大。保守一点看,当我们投放到两三百个箱子时,这门生意就能完全盈利。”李光对锌财经表示。

  他提到,目前我爱收铺了60余个小区点位,已经打通了模型,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但要实现盈利,还要继续扩张点位。王爱华同样觉得长跑多年,如今几乎熬出了头,自己关于垃圾分类的想法正在一步步被实现与验证。

  但她无比清楚的是,垃圾分类最终不会是由企业去牵头,漫长的商业先行,也需要政策的春风。如今政府增加了采购,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

  如今弹药已经上膛,“掘金”对于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近在咫尺,他们从第一波风口等到新一轮风口,内功已经修炼得差不多。大家正在从不同的象限创业,去啃食垃圾分类的蛋糕。

  火热的市场中,也许仍然会倒下一批,但这些新兵老兵们,都必须跟紧这阵风往前冲,并相信自己能够挖出“金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