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是什么垃圾?” 这是上海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后,来自老阿姨的灵魂拷问。此后,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陆续跟进,垃圾分类热潮席卷全国。
在这场针对垃圾的“战斗”中,废旧电池的分类和回收尤为重要,如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危害环境。日前,在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北京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科学麻辣烫第四期“电池革命如何重新‘定义’汽车”活动上,记者就锂电池回收相关话题,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陈文杰和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林晓。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手机等电子产品投入市场,废旧电池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将迎来电池报废潮。“2018年我国报废电池达6000吨左右,三年后的数据会达到20-30万吨。”林晓表示,报废电池留在城市中会有污染和安全风险,必须把报废电池资源回收回来。因此一份工业解决方案就显得特别迫切,以此来防范化解相关风险。
过去的十年中,电池的价格已经降至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电池材料中的金属价格已经很接近电池成本价格。林晓表示,通过电池的回收,可以基本实现盈利,但目前还需要探索更加成熟的工业解决方案。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技术,在常规的消费领域已经有了,但动力类电池的材料和系统不一样,需要更多的研发来解决问题。
“废旧电池的处理不应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陈人杰表示,电池在设计制造源头要选择一些对环境非常友好的绿色电池材料,同时要兼顾电化学性能,构筑绿色电池体系,通过再设计、再利用、再回收,真正达到电池的绿色指标。
“在金属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氨氮等成分是具有污染性的。但从材料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又不是污染物,都是企业花钱购买的产品原料。”林晓表示,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帮助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返回到生产过程中,这样可以少消耗原料和辅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对设备进行重新的设计,适应电池材料快速发展的趋势,把金属和辅料进行有效的分离,然后返回使用。
“随着国内产能逐步的扩大,我们希望做一个源头的生产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少排污染物。”林晓表示,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生产投资,让企业排的污染物更少,后端环保处理的费用更低。
“发达国家没有做到电池生产和环保结合,”林晓认为,现在国内环保的要求接近发达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要求,希望能利用国内制造业的网络化优势,率先实现电池生产和环保的结合。(禾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132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