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7-03
07-03
上海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 居民区分类达标率达90% NEW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市政府昨天(2)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台记者代灵从现场了解到,全市居民区的分类达标率已经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目前也已达到90%。大多数居民已养成自觉分类习惯,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今年上海将继续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巩固提升工作。请听报道:
根据今年6月的最新数据,上海的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96.86万余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为6813.7...
Read More >
在静安,垃圾分类给社区面貌和生活环境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记者从区绿化市容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全区生活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的日均清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44%和增加32%;可回收物统计量更是同比增加65%。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已成为静安市民的自觉行动。
如果把时针拨回到一年前,城上城小区居民刘彬恐怕想不到,如今他每天都把干、湿垃圾分得那么细致,而且已经坚持了近一年...
“一年来,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为了‘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在7月2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交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成绩单。
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今年,四分类垃圾实现了“三增一减”:以6月份为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7吨/日、增长71.1%,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增长11.2倍,...
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如今该条例施行将满一周年。垃圾分类率先在上海成为“新时尚”。
在推进垃圾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正成为撬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支点,为相关产业带来新机会。在上海,有一批环保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可回收物的智能回收方案,例如杨浦区两网融合承载企业爱回收自主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和MTA手机自助回收机。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政府...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我班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开始到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在参观、做环保小制作、看图片、录像等感受我们身边的垃圾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科学处理的方法等。孩子们的看法、想法虽然幼稚,但已经开始懂得去思考、研究,收获还是很大。
这几天,我们都去认识处理垃圾的办法。我和妈妈利用了周末做了一些制作,我的小制作是纸贴画。它用了一些废的彩色纸做成了一副纸贴画。我的纸贴画内容是:我用了粉红色的彩色纸做成了一...
旧报纸、广告纸、传单、旧日历等各种废纸会占用我们宝贵的家居空间,除了把它们集中存放在一起等废品回收出售,我们也可以想一下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生活废纸废物利用起来。例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废纸生活利用小妙招:巧用废纸做垃圾盒。
吃饭时的各种骨头和食物残渣如果直接吐在桌子上,不但收拾起来麻烦,而且也很不卫生,看起来也不雅观。把家中的废纸利用来折成小小的盒子,吃饭时把残渣吐到这个盒子里,收拾的时候把盒子连带垃圾一起丢掉,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