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6-11
06-11
上海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双向监督、全程监管(组图) NEW
上海黄浦环城固废转运有限公司整个建筑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组成,整个车间内通风除臭系统呈负压状态。徐明睿摄
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坊间时尚。记者17日获悉,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上海各级绿化市容部门建立健全“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双向监督机制,建立垃圾分类全程监管信息系统,通过智能称重、GPS定位等措施,加强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过程品质监控。...
Read More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通过大力推进宣教基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等途径,为垃圾分类工作增加助力,增强成效。目前,全市1583个党政机关单位、1405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居民户数约99.62万户,达标占比85.15%,市民正逐渐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宣教基地的建设运行摆脱了“重教化 轻实践”的模式,讲究“知行合一 教做并重”,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民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罗德清先后深入鼓楼花园、棕榈湾二期、琵琶八里村、环城朱庄村等垃圾分类和公厕点位,现场检查生活垃圾分类点建设和公厕管理情况。随后,罗德清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公厕管理建设情况汇报和各相关单位及街道的补充汇报后,肯定了前一阶段工作进度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快速推进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全区各级要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两城同创”及全区消防安全整治之契机,围绕上级生活垃圾分类与公厕管理建设目标任务,对...
《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及其相关活动。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本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差别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条例》明确,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引导、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
在南湖区新兴街道吉水花园北侧,一个形似小卖部的屋子每天早上6:30—8:30、下午17:00—20:00准时“营业”,从年初开业至今颇受欢迎。这个“小卖部”有些特别,它只经营两种“商品”,且只收不卖;它还有些“前卫”,引入了互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它就是全市首个在居民小区试运行的垃圾分类智能收集屋。
昨天早上6点半,吉水花园垃圾分类专职劝导员沈云和按下按钮,“小卖部”的卷帘门徐徐拉起。自动化的“柜台”有三个投放口,两个其他垃圾投放口和一个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