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8-04
08-04
沈北新区走出垃圾分类新“模式” NEW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沈北新区始终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打造独具特色的“沈北模式”。
8月1日,记者在沈北新区创卫办相关人员的引领下,走进道义街道三盛颐景御园、华强城小区,了解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开展情况。据区创卫办主任赵鑫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难点在于把握源头,调动普通百姓的参与热情。目前,沈北新区已经初步探索形成以...
Read More >
研究者表示,这一工作有望让大规模的智能垃圾分类检查成为可能,提升垃圾分类回收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垃圾的爆发性增长,实行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对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也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垃圾分类的的检查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只有正确的分类才能提升回收效率和避免环境污染。传统的分类检查方法依赖于人工的翻阅。而现有的图像检查方法也需要打开垃圾袋并且把垃圾摊开。这些检查方法存在两大缺...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正式施行,率先打响了垃圾分类攻坚战,在全国引发热议。9月5日,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京联合主办“垃圾分类回收与治理创新论坛”。论坛汇聚垃圾分类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政府代表以及科技企业代表近100人,针对垃圾分类回收与治理的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对垃圾分类与治理核...
人民网重庆5月13日电 (胡虹)“孙婆婆,这是街道新印发的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我给你送一份来,方便你参考。”13日,沙坪坝区双碑街道勤居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楼道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的孙婆婆送去了新印发的宣传手册,因为孙婆婆想了一个垃圾分类妙招,将回收物转化为居民公摊电费。
孙婆婆叫孙少国,今年86岁了,是勤居村44栋的楼栋长,也是该片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别看孙婆婆年纪大,可对垃圾分类工作一点也不含糊。在她负责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上,无论...